Page 165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165

高級中等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第二節  處遇性輔導的工作流程

                                                                                                                     第五章
                    學校輔導處(室)可依據學校特性,訂出與校外輔導資源的連結機制,並妥善利用校務

               會議、學生輔導工作委員會、學生事務會議(導師會議)等相關集會,向校內教職員工宣導
                                                                                                                       處遇性輔導
               教育人員的通報責任及高關懷學生辨識方法,說明輔導處(室)可協助與需配合之事項。當
               校內介入性輔導已經難以有效協助受輔學生時,學校需引進更多輔導資源,結合其他教育系

               統、社政系統、司法警政系統、衛政醫療系統以及社區等資源,共同來幫助受輔學生。一般

               而言,由介入性輔導轉入處遇性輔導的工作流程大致如圖 5-1 所示:


                                        評估受輔學生需要更多校外輔導資源協助時


                               召開個案會議,依受輔學生的需求,評估要引進何種校外資源





                                         洽詢校外輔導資源的服務項目與轉介機制


                                            依各資源單位的受理方式提出申請





                                    各資源單位受理後,接洽與安排受輔學生接受服務

                                         校內主責輔導人員角色轉為個案管理者,

                                        作為校外資源與校內系統連結、溝通的橋樑





                                   與校外資源單位、導師、家長及校內系統分工合作,
                                         持續關心受輔學生在校內的生活適應情形





                                 轉回校內介入性輔導、學校主責輔導人員持續輔導與追蹤



                                       圖 5-1  介入性輔導進入處遇性輔導的工作流程












                                                                                                                152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