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0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280
(三)學校發生偷拍事件,大多由學校場地管理單位或校安中心(軍訓室)協助。主要程序如
下說明:
1. 可依現行犯留置行為人及該犯罪工具並報警處理。
2. 向被害學生說明司法或行政申訴權益,並確認被害學生是否提出刑事告訴或性騷擾申訴
(行為人如為教職員工生,可依《性別平等教育法》提出性騷擾申訴;如行為人為校外
一般人士,則可依《性騷擾防治法》提出性騷擾申訴)。
3. 可依被害學生意願轉介校內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進行申訴,並可說明諮商輔導資源,轉
介學校諮商輔導中心協助心理輔導。
二、被害人與行為人心理諮商工作啟動
(一)遭受偷拍被害人可能導致急性壓力反應,甚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可能表現在對人或場
域的不安全感或過度敏感等相關身心症狀,可安排諮商輔導協助。
(二)偷拍行為可能是一種成癮的行為。由於偷拍行為人的動機主要是炫耀成就或基於好奇心
所致,其中包括對身體部位、內褲,甚至性器官等不同性徵圖像的分享或收藏;當然可
能也藉此做為性的刺激或遐想等。因此,可藉由諮商輔導或心理治療,協助行為人轉移
偷拍的成癮行為,或改善社交技巧,提高人際關係及協助壓力釋放等問題。
(三)注意偷拍被害人也可能發生在男性被害人身上,或其中可能是男性對男性的偷拍行為。
因此協助處理過程要有性別意識,不應強調男性被害人應有陽剛氣質表現,而忽略男性
被害人的創傷與相關權益保障問題。
三、學校相關單位安全維護因應
(一)發展性輔導:針對學校教職員生進行有關面對偷拍事件正確危機處理或因應的宣導教育。
(二)介入性輔導:針對可能發生的場域強化反偷拍檢測,或針對可能偷拍事件處理人員進行
危機管理教育,例如可針對學校清潔人員進行反偷拍偵測教育,以提早發現偷拍工具避
免傷害。
(三)處遇性輔導:針對偷拍事件被害人進行創傷輔導,以協助心理復原;針對行為進行心理
治療或輔導以避免再犯。
肆 追蹤與成效
一、正泰與專業輔導人員進行了六次談話,對於該事件的壓力與焦慮感覺已經降低,也能正向
肯定自己的申請調查行為,因此與專業輔導人員共同評估適合結案。
二、小肯由家人安排於身心科診所進行心理治療,校內由校安人員說明並協助完成相關調查步
驟,個案管理人員定期追蹤其心理調適情形,支持其逐步回覆生活與就學之穩定。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