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46
(一)符應《學生輔導法》精神與規定
依《學生輔導法》第 8 條,學生輔導工作委員會之重要任務之一為「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
資源,訂定學生輔導工作計畫,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以及《學生輔導法》第6條:「學
校應視學生身心狀況及需求,提供發展性輔導、介入性輔導或處遇性輔導之三級輔導」。因此,
若能透過學生輔導工作委員會共同討論、審訂學生輔導工作計畫,統整校內外資源,全面性地
推動三級輔導工作,呈現全校各單位各司其職地在其業務角色與範疇上努力推動或參與三級輔
導工作有關的面向,將更能發揮輔導成效。
(二)依據諮商輔導中心(組)宗旨與任務
各校的諮商輔導中心(組)宗旨即是輔導工作的核心價值,影響其服務取向和對外形象。
由於每所學校皆有其輔導工作的特色,可透過參閱各校諮商輔導單位之網頁瞭解各校設立宗旨
與職責。以輔仁大學學生輔導中心為例,其服務宗旨是:「我們抱持輔導的整合觀點,相信心
理困擾是走向整合的契機,我們肯定人具有超越自我的可能,但在某些關卡上需要專業人士陪
伴度過,我們希翼自己成為一個身心靈整合的人與治療工具,期盼更多輔大人碰觸到真實的自
我,而綻放出生命的活力與光彩!」(輔仁大學學生輔導中心,2019)。清楚的呈現了學生輔
導中心的觀點與服務內容,在訂定學生輔導工作計畫時也可根據其宗旨考量與服務對象、服務
方案、中心制度之間的關係。另陽明大學心理諮商中心的宗旨為:「山腰上的家為你提供一個
絕對可以遊憩心靈的人性空間,期望以專業人力增進你的學習與生活適應,提升自我認識、對
生涯做確認及準備;並協助教師對學生進行輔導,研究開發及推動全校整體性的輔導工作。」
(陽明大學心理諮商中心,2019)。也闡釋了中心的任務與可提供之服務,並推動全校整體性
輔導工作,在訂定輔導工作計畫時也可依據此宗旨,發展出適合該校的學校本位輔導工作計畫。
(三)融入校園文化與風氣
學校就有如一小型社會,學生在此受教育,也受到學校環境的薰陶,各校自創校以來,有
其文化脈絡與背景,也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事務及各計畫的實施,進而影響到學生參與學
校事務的投入程度。在大學自主的情況下,各校的校園文化也影響著該校輔導工作的推動,最
直接影響的就是輔導工作計畫的訂定,身處於校園系統內的專業輔導人員,敏於覺察學校的校
風,可幫助如何訂定更符合學生需求之計畫,例如各校有不同的辦學主體(公私立、技職體系、
軍事院校等)、學校的辦學目標、學校組織文化(企業化經營、以人為本等),認識校園文化
的脈絡與風氣,當更能落實學生輔導工作計畫內容的實施。
(四)依據社會文化與脈絡
學生輔導工作計畫為全校推動輔導工作之依歸,一方面需依據學生之需求來訂定適切的工
作計畫,另一方面也需考量校園文化與社會多元文化的脈絡,在這兩者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點。
現今社會變遷快速,身心議題也更加複雜化,專業輔導人員除了透過自我增能及參加主管機關
之研習外,了解目前社會關注議題,瞭解目前學生需求,例如近幾年網路霸凌、重大意外事件、
多元性別、校園毒品、情感教育等議題,也可透過學校定期辦理相關知能研習,納入輔導工作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