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112

第一節   發展性輔導的內涵與原則


                    《學生輔導法》第 7 條規定:「學校各行政單位應共同推動及執行三級輔導相關措施,協

               助輔導人員落實其輔導職責,並安排輔導相關課程或活動之實施。」以下即介紹校內發展性輔
               導工作的規劃,及輔導室與各處室在推展發展性輔導工作的合作內容。




                壹   發展性輔導的內涵



               一、全校性預防輔導工作

                    發展性輔導是學校三級輔導體制中最基礎和最重要的工作,以全校學生為對象,著重「預

               防勝於治療」的理念。有效的發展性輔導工作,能正向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就學適應,相對減

               少介入性和處遇性輔導所需投入的龐大人力及資源。

               二、全面性參與輔導工作


                    校長是學校輔導工作的重要領航者,對學校輔導工作推動具有關鍵的影響力。發展性輔導
               工作由校長領導、各處室規劃,並由全體教師共同落實執行和推動,以發揮最大的輔導效能。

               學校規劃教育活動,若皆能從「回應學生需求」的角度進行思考,教育活動將能全面性深化,

               達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與適性發展之目標。

               三、學校本位之輔導工作


                    發展性輔導活動的辦理係與學校的教育目標結合,以學校願景為基礎,針對學區特性、不

               同年段學生發展特質以及學生心理健康需求加以了解,融入學校文化。各處室在規劃與推動發
               展性輔導工作時,可參酌學校願景,從學生學習及身心發展的需求出發,發展具有學校本位特

               色的智慧策略與具體作法。

                    發展性輔導工作除了與學校文化融合,亦須結合學校原有之課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

               程綱要中所提到,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

               新課程綱要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兼顧個別特殊需求、尊重多

               元文化與族群差異、關懷弱勢群體等的概念均與發展性輔導工作相呼應,因此將發展性輔導工

               作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相結合,強化全校學生的自發性和公民責任,有助於學生投入生
               活、學習及生涯發展的熱情,正是實踐發展性輔導工作最好的作法。










     99                                                                                                                                                                                                                                 100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