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117

國 民 小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全方位校園輔導合作系統的建立需要藉由多元層次、多重層級與多管齊下共同來推動。根

               據本章第一節 WISER模式中的「全校做」原則,發展性輔導工作的推動者應涵蓋多層次,可                                                           第五章

               以透過「全校層級的發展性輔導工作」,也就是由各處室與導師合作推動之宣導或心理健康教
               育活動,使全校師生皆能從中獲益。
                                                                                                                     發展性輔導


                    亦可由導師基於班級經營的需要,推動「班級層級的發展性輔導工作」,透過班級學生間
               的重大事件或特殊互動行為而設計的班級輔導活動,來強化友善的班級氛圍;科任教師透過議

               題融入教學,在適當教學單元融入性別平等教育、生命教育、家庭教育、學習策略、生涯發展

               教育等重要議題,推動「班級層級的發展性輔導工作」。

                    總之,在此合作系統裡,輔導處(室)擔任的是輔導知能「加油站」的支援角色,協助提

               供教師輔導知能之諮詢與增能;如果班級學生、導師或科任教師有需要,也可以向輔導處(室)

               申請主題式的班級輔導課程或主題性小團體輔導,輔導人員可藉由這類「支援層級的發展性輔

               導工作」催化相關處室和導師共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和適性發展。




                貳   全校層級發展性輔導課程之規劃與推動



                    《學生輔導法》第 6 條所提到之「實施生活輔導、學習輔導及生涯輔導」等發展性輔導之
               精神剛好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之「陶養生活知能」、「促進生涯發展」

               與「涵育公民責任」等三項總體目標有共通之處。若能將發展性輔導融入各學習領域實施,將

               可深化輔導的功效。因此,議題融入教學可由行政單位來統籌規劃帶領,推動議題融入教學時,

               亦可參考以下作法:

               ◎評估學校本位需求,重點發展某些議題,形成學校特色。

               ◎檢視各科教科書,評估議題適合融入的單元,邀請教師於共同備課時,討論融入教學方式。


               ◎邀集對某議題有興趣的教師,進行共同討論、備課,發展融入式課程教案。

               ◎鼓勵校內教師進行教學嘗試:先求有,再求好;先有開始,再求發展。


               ◎邀請校內外議題融入教學的典範教師分享其教學經驗或者教學示範。

                    綜上,因應新課綱實施,課程綱要之精神與「發展性輔導」之內涵,可透過教務、學務與輔

               導工作之合作與強化,落實發展性輔導工作,以協助學生之良好發展。以臺北市健康國小「瑪莎

               蕾蕾(Masa Laylay )藝術狂歡節的體驗課程方案」說明全校層級發展性輔導課程之規畫與推動。






 103                                                                                                             104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