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1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201
國 民 小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第七章 處遇性輔導
第七章
低年級的東東有情緒不穩、人際關係欠佳及經常出現違規行為問題,導師
處遇性輔導
輔導一段時間後,決定邀請輔導教師一起協助,提供諮詢與個別輔導,然而,
經過一個學期後,東東情緒仍常失控、且和同學衝突仍常發生,也需要學務處
常處理其違規行為。
輔導過程發現,東東從小多次被爸爸打罵,且常目睹爸媽肢體衝突,社會
局(處)曾派員協助夫妻家暴部分,也請學校協助評估東東身心狀況。此外,
東東與爸爸關係緊張,學期初爸爸曾向導師訴苦,說東東總是不聽話,甚至在
爸爸管教他時,還會還手打爸爸或頂嘴,讓爸爸對東東行為更生氣,不只當眾
打罵東東,還要求學校要多加管教輔導,此舉讓東東更加生氣,不願再來輔導
室,讓輔導老師很困擾。
上述例子中,學生已受到學校輔導資源服務,但仍無法有效改善,此時,學校還可以做些
什麼,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協助呢?
依據 WISER模式,此時便是啟動處遇性輔導的時機了。處遇性輔導的重點在於「資源整
合」,當校內輔導人員已積極提供發展性與介入性輔導服務,仍無法有效改善問題時,便會考
慮引入多元的校外資源一起幫助,如何避免疊床架屋,發揮 1+1>2 的輔導效果,便是 WISER
模式在處遇性輔導強調的「資源整合」概念。此時的處遇性輔導規畫,需從受輔學生的需求出
發,透過輔導處(室)人員評估、規劃、連結及整合,才能為學生提供最佳輔導服務。依據《學
生輔導法》第 6 條第 3 款,處遇性輔導是「針對經由前款介入性輔導仍無法有效協助或嚴重適
應困難、行為偏差或重大違規行為等學生,配合其特殊需求、結合心理治療、社會工作、家庭
輔導、職能治療、法律服務、精神醫療等各類專業服務」,因此,在落實處遇性輔導時,宜把
握 WISER模式之核心概念的「R ;Resource integration 」,也就是重視多元跨專業資源整合,
來提高對受輔學生的最佳服務。本章將介紹學校與輔諮中心,以及社區中常見的跨專業合作,
以達處遇性輔導成效;本章也針對校園危機的處遇作法加以說明。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