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63

國 民 小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及服務辦法》、《特殊教育法》、《身心障礙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辦法》、《兒童及少年

                    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家庭暴力防治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性別平等教育法》                                                         第二章
                    等,輔導人員宜有概括性了解,以提高處理的敏覺度。


               四、處理策略的謹慎分析:牽涉倫理決定的事件往往會有不同的立場及意見交錯影響,難做決
                                                                                                                     學校輔導工作的組織架構及工作倫理
                    定,需要徵詢校內相關的人員後,本著「回歸協助機制,而非懲罰機制」精神,再做決定。

               五、執行過程的周全互動:在執行策略時,優先考量學生的福祉,減少學生可能受到的傷害及

                    影響。同時也要考量相關人士的感受及權益,著重溝通及說明。



                參   學校輔導工作倫理相關案例及說明



               一、案例簡述

                    阿雄是個身材瘦小的男生,一年級入學後,即出現衣服不潔、課本與學用品常忘記帶、上

               課不專注、常找鄰座同學說話等問題。導師多次提醒無效後,寫聯絡簿通知家長,家長表示已
               盡量配合、且多次管教,但因單親與經濟重擔,希望孩子在校發生的事務由學校處理即可。導

               師在班級中經一年輔導但無顯著改善,於是提出輔導協助申請。在個別輔導過程中,阿雄主動

               向輔導教師提到父母在他幼兒時離婚,現與阿嬤、爸爸、妹妹同住;阿嬤身體不好,爸爸開大
               卡車很忙,不過有空會帶他去逛夜市,以及導師很關心他等。今天阿雄的導師急忙告知,發現

               阿雄的手臂上有明顯傷痕,希望輔導處(室)能進行了解與提供協助,經由輔導教師詢問,才

               知道是因為昨天阿雄吃飯速度太慢,又與妹妹爭搶玩具,爸爸生氣、用皮帶抽打阿雄。輔導教

               師除了請健康中心護理師處理傷口,也與主任討論是否該進行家暴通報?

               二、實務問題

               (一)阿雄之案例需進行之相關通報項目為何?

               (二)輔導教師在通報過程需要與那些單位及人員進行配合,以保障學生福祉?

               (三)如何幫助阿雄理解通報之必要性及了解後續因應方法?

               三、案例思考與問題討論

               (一)可能產生兩難抉擇

                   1.  擔心因了解不周詳客觀而誤解家長,引發家長不滿,日後導師更難與家長合作。

                   2.  擔心家長會遷怒阿雄,責打得更兇,或改用其他不易被發現的懲罰方式,反而傷害阿雄更嚴重。

                   3.  阿雄的父親已經盡力在照顧孩子,即使通報了,能如何幫助到家庭?






 49                                                                                                              50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