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5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185

國 民 中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三、客觀陳述及特殊紀事

               (一)  避免使用情緒用語或個人臆測文字,請客觀、具體描述人事時地物。
                                                                                                                     第六章
               (二)  某些特殊紀事須保持敏銳度並記錄處遇歷程,例如法定通報、危機處遇相關事宜。

               四、預想可能影響
                                                                                                                     學生輔導資料與紀錄
               (一)  撰寫過程須意識潛在讀者的存在、審慎斟酌字詞。

               (二)  可預先假設該紀錄揭露後之可能影響,當下酌予調整紀錄內容。

               五、撰寫範例

               (一)學生綜合資料B卡

                      由導師負責記錄,為其進行發展性輔導時所作的相關紀錄。導師可記錄其於班級經營、或
                      與家長、學生本人接觸互動時,對學生之觀察、評估與教育輔導介入方法。內容包含:學

                      生之班級人際互動、學習狀況或其優勢表現、家人相處情形及特殊紀事(例如學生無故曠

                      課、遭遇霸凌或家暴事件等)等。

                      學生綜合資料 B卡通常於每學期初由輔導處(室)資料組統一提供表格予導師,並可結合導
                      師會議進行紀錄撰寫宣導說明,請導師該學期至少記錄一筆輔導資料,於期末統一收回、盤

                      點並檢核;各校可能選擇書面或電子化方式。在提供導師紀錄表格時,若能同時附上具體的「撰
                      寫原則說明」,將有助於導師撰寫。「學生綜合資料 B卡紀錄注意事項」可參考表 6-4  。

               (二)認輔人員輔導紀錄

                      認輔人員為校內有意願協助學生輔導工作之認輔教師或學校志工,由於較少個案紀錄撰

                      寫之訓練,因此可由輔導處(室)提供統一表格,並進行紀錄撰寫宣導說明,例如採用

                      勾選式、表格簡化及提供文字範例如表 6-5 。認輔人員於當次認輔晤談完成後,亦應當
                      下紀錄並交回輔導處(室)輔導組保管,以降低學生輔導相關紀錄被帶出輔導處(室)

                      後,不可預期的資料揭露風險。

               (三)輔導人員輔導紀錄

                      輔導教師之輔導紀錄有「個別諮商 / 輔導紀錄」與「小團體輔導紀錄」兩類,格式會因
                      各縣市政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及各校學生輔導工作差異而不同,相關介入性輔導表件

                      可參考本手冊第四章說明。

                      1.  個別諮商 / 輔導紀錄

                        紀錄內容包含學生基本資料表及個別輔導歷程紀錄,例如可採用 Weed(1968 )所發
                        展的 SOAP原則如表 6-6 ,S為主訴(Subjective )、O為觀察(Objective )、A為

                        評估(Assessment )及 P為處遇計畫(Plan )。







 175                                                                                                            176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