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3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243
高級中等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二、執行:可採處室內同仁分工或輪流方式進行,每位同仁都有機會執行目標、增進參與感。
例如:主任負責訂定計畫、A 同仁負責邀請講師、B 同仁負責場地安排與行政事項協調、C 第八章
同仁負責訓練前的資料準備、D 同仁負責製作評估表並進行事後評估。分工部分可依各校
實際人力狀況調整。
輔導人員專業增能
三、檢核:針對訂定目標、設計方案、執行方式與成效進行檢核與評估,透過參與訓練的同仁
的回饋,以及講師提供的建議,進行計畫之修訂。最常使用的檢核方式是研習回饋表,也
可口頭詢問參與者的收穫與心得。
四、行動:針對檢核後,調整並加強計畫的執行,建立一套適用的訓練模式。
專業訓練的辦理目的在協助輔導人員提升其專業知能,規劃研習時應以學生特質與需要為
立基點,以三級輔導為經、專業訓練為緯、規劃適合提升學校輔導人員專業職能的培訓課程。
貳 職前培訓
一、職前培訓的重要性
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來看,職前培訓之目的在幫助新進輔導人員及早適應學校環境、提
供工作任務相關訊息、調整工作情緒,協助其順利進入學校工作職場,縮短其適應環境及熟
悉任務的摸索時間。若無職前培訓,初任輔導人員只能從「做中學」。整體而言,適切的職
前培訓可以協助輔導人員發揮角色效能、促進輔導人員能有良好適應、協助輔導人員達成任
務目標、提高輔導人員的工作滿意度。
二、職前培訓的類別
(一)以受訓對象區分:輔導行政人員、輔導人員、輔諮中心專輔人員
(二)以訓練機構區分:內部訓練(校內)、外部訓練(主管機關辦理)
(三)以訓練時間區分:工作中訓練(平日)、工作外訓練(假日)
三、職前培訓的內容
為適應學校環境並提升績效,職前培訓應包括瞭解學生輔導沿革背景、工作條件、業務
基本知識和工作倫理等。為增進輔導人員對於校園文化的熟悉及瞭解,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
育署邀集專家設計「初任輔導主任或組長、輔導教師及初聘專輔人員職前培訓 40 小時訓練課
程」,包含核心運作課程、專業議題課程、系統合作課程、自我關照與專業督導等四個範疇,
每個範疇至少開設 4 小時課程,課程名稱和內涵詳見表 8-1。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