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1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281

高級中等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參  輔導作為
                                                                                                                     第十章
               一、輔導計畫


               (一)學習情緒表達方式。                                                                                            常見校園輔導案例

               (二)建立正向自我認同。


               (三)提升親子和人際溝通技巧。

               (四)增進學習適應與就學穩定。

               二、介入輔導策略


               (一)個別諮商

                      1. 同理情緒與需求

                       (1)深入瞭解小宥在乎他人眼光與自我壓抑的情緒,由於父母離異的傷痛一直未能

                             被理解與宣洩,讓小宥覺得自己十分孤單,認為沒有人懂他的心,但也渴望被

                             瞭解。

                       (2)小宥缺席不到校的情形,正是其內心與人疏離的狀態呈現於外的真實狀況。表

                             面上,他覺得在家很放鬆,但內心裡卻深覺與世界失去連結,而且每況愈下。
                             在輔導歷程中,輔導教師同理小宥內心的孤單。

                       (3)讓小宥看見自己的內在需求,包含自己期望父母不要離婚、期望母親的關愛、

                             期望自己有好的表現等,引導小宥宣洩失落情緒,並認知自己對於愛與隸屬之

                             需求。

                      2. 學習溝通與表達:討論過去失落悲傷經驗,進一步運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引導小宥

                        學習恰當的表達需求方法,例如:對母親表達需要陪伴與肯定,對兄妹或同儕表達
                        期望更多正向互動。

                      3. 建立正向與自我認同的經驗,輔導人員和小宥一起檢視自己的優勢能力與表現,引

                        導其持續發展這些優勢,並逐步建立自信心。


               (二)建立支持系統

                      1. 召開輔導需求評估會議

                             邀集導師、輔導人員、學務人員、任課教師、教務處(註冊組)等召開輔導需

                        求評估會議,落實中離系統之通報與追蹤輔導,整合校內輔導人力與資源共同合作。


                                                                                                                268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