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4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284

(三)高二加入新班級進行自我介紹時,小琳形容自己為「書呆子,但是呆到可以進校排前 50

                      名」,她自認為很幽默的自我介紹,卻被同學視為自大與白目的表現,引發同學反感。

               (四)課程分組時,小琳經常面臨被冷落排擠的窘境,雖她努力嘗試改善;體育課分組事件

                      使小琳無法再壓抑挫折情緒,也讓導師知道她的困境。

               (五)體育課事件後,導師私下找多位學生懇談,但同學還因此在 LINE 群組上漫罵小琳找導
                      師當靠山;相關訊息被截圖傳出至網路上,學務人員因此知悉。

               二、個案背景

               (一)小琳個性內向被動,智力中上,學業表現佳。

               (二)小琳是獨生女,家中三代同堂,是全家的關注與期待焦點。因為父母全職工作,從小

                      由祖父母帶大,直到幼稚園大班才開始接受學前教育,從小較缺乏同儕人際互動經驗。

               (三)國小時,家人為她安排課後安親班及才藝課;國中每天放學後都排滿了補習,幾乎沒

                      有個人休閒娛樂時間。
               (四)由於成績表現優秀,小琳從國小起便常是導師指定之班級幹部。她多與成績不錯的同

                      學交往,朋友數量少;有時會被部分同學批評是導師的跟班,小琳過去皆採取忽略方

                      式予以冷處理。

               三、分析與評估

               (一)個人因素

                      1. 自我中心思考,興趣狹隘,缺乏對同儕的溝通和同理能力。

                      2. 過去較少人際挫折經驗,缺乏解決問題能力,社交技巧待改善。
                      3. 面對人際關係的挫折和關係霸凌時,多使用忽略和忍耐方法,缺乏因應策略。


               (二)家庭因素
                      1. 小琳從小備受呵護與期待,缺乏休閒生活規劃和興趣發展。成長過程多與長者相處,

                        缺乏同儕互動經驗與策略。

                      2. 父母願意投注時間共商改變策略,也能提供心理支持,但需有疼愛與紀律之分際拿捏。

               (三)學校因素:

                      1. 小琳高二因自我介紹方式以及成績表現優勢,引起原本第一名的小敏反感,和小敏

                        要好的幾位同學便群體開始排擠小琳。

                      2. 班上同學們有個交流筆記和聊天八卦的群組,但小琳無法加入;若有同學對小琳表
                        現善意,就會在私聊群組被其他人揶揄和開玩笑,致使小琳被孤立情形更加嚴重。




     271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