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52
(6)配合輔導人員進行班級團體輔導。
(7)參與輔導相關會議,如個案會議。
3. 處遇性輔導
(1)持續關懷瞭解學生處遇性輔導情形。
(2)持續提供相關人員有關受輔學生之課堂觀察與在校行為資訊。
(3)為中途離校或復學生返回班級上課預作準備。
(4)參與跨專業資源整合之個案會議。
(二)任課教師
1. 發展性輔導
(1)瞭解學生學習情形、觀察並辨識學生行為,提供導師及輔導人員參考。
(2)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
(3)瞭解並協助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培養學生之學習成就感。
(4)確實點名以掌握學生出席情形、學生缺席應詳實記錄並立即通報。
(5)實施補救教學,以因應學生學習能力或表現之個別差異。
(6)實施多元的學習評量,落實精熟學習效果。
(8)協助指導班級學生相關之活動及競賽。
2. 介入性輔導
(1)和導師保持密切聯繫,發現學生問題即時知會導師及行政人員。
(2)依規定進行兒少或性平事件之通報。
(3)參與輔導相關會議,如個案會議。
3. 處遇性輔導:參與跨專業資源整合之個案會議。
本節從法規層面呈現學校輔導工作的組織樣貌,從實務層面探討學校輔導工作
的基礎,並以三級輔導工作為核心,探討全校性、輔導處(室)內、學校各處室間
以及教師們應投入之輔導工作之項目,以作為全面、有效、共同推展學校輔導工作
之雛型,提升學校輔導工作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輔導工作效能。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