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1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211
大專校院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合作的討論與後續追蹤後結案,建議先依結案時的評估單做為轉銜初評依據,若為適應
良好則列入不需轉銜名單,列冊送評估會議備查即可。若結案時評估並非適應良好,但
也沒有再進入諮商,則可以先聯繫導師或上述相關人員,初步了解學生在結案後到畢業 第八章
前的適應狀況,若半年內適應良好並沒有初評指標內的情形,則列入不需轉銜名單,列
冊送評估會議備查即可。但若學生依然適應不佳,只是沒有再進入諮商,可以透過導師
各類通報與轉銜
或相關人員了解學生的狀況,若畢業前半年仍有嚴重不適應或高風險,那麼專業輔導人
員仍需邀請學生依初評指標評估其目前狀況。
Q4: 曾輔導學生的專業輔導人員已離職,只知道學生曾是高風險名單但不確定受輔學生的狀
況,那麼在畢業前也要找學生來評估嗎?
A4: 諮商輔導單位應針對高風險學生的受輔狀況,進行定期檢視與討論,個案紀錄力求精確,
專業輔導人員離職也必須建立明確的個案交接程序,使原專業輔導人員在離職前和新任
專業輔導人員完成受輔學生狀況的交接,並在每學期末進行結案評估,做為下學期是否
持續輔導或個管的依據。受輔學生畢業或離校前半年尚未結案者,則依 A3 建議處理。
Q5: 進入評估會議的學生名單如何產生?
A5: 由專業輔導人員先依初評指標評估在畢業前半年內結案或正接受輔導學生的適應狀況,
其次,再評估畢業半年前已結案但仍適應不良的學生。專業輔導人員整理好待轉銜學生
名單後,可在諮商輔導單位內的會議中討論後做成確定名單,再提列到評估會議。
Q6: 如果本學期沒有待轉銜學生,那麼還需要開評估會議嗎?
A6: 仍須召開會議,會議中說明待轉銜學生的評估過程與結果,經會議議決確認本學期沒有
待轉銜學生;此外,建議亦可以專簽方式呈核。
Q7: 大專校院學生離校時間複雜,不但有大學部、碩博班等學制,離校時間可能依離校原因
包括畢業、轉學、退學等,而有不同,如何能掌握轉銜學生離校時間,並且在 1 個月內
上傳通報系統?
A7: 目前大部分學校已建立學生學籍系統管理學生進入學校或離開學校的學籍相關資料,主
要由教務處管理此系統。若學校的校友服務單位有建立校友管理系統,也可善加利用,
過濾在學籍學生轉為校友名單者。建議可以與教務處或校內的資訊管理單位(如電算中
心)建立合作關係,由教務處或資訊管理單位提供即時名單。若學校沒有建立學生學籍
系統,亦可從學生辦理離校手續過程中篩出。另外,與受輔學生建立信任的輔導關係,
與受輔學生共同討論離校的議題,可掌握學生的具體動向。若牽涉到評估會議的時效性,
也可以在評估會議中提案請求授權專業輔導人員,針對不確定離校時間的學生,在其離
校後 1 個月內專業輔導人員可以逕自上傳通報系統,並備齊相關資料與紀錄在下次評估
會議中提案備查。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