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35

大專校院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近年來,在資訊化、全球化與少子化的浪潮席捲下,大專校園輔導工作的生態與面臨的挑

               戰,正持續不斷的改變與擴大,學生面臨的問題,也不斷地由校內擴展到校外,導致新進專業
               輔導人員的挫折感油然而生。然而,不論是輔導單位主管或專業輔導人員,若能更重視組織的                                                             第一章

               願景,以其為專業貢獻與發展的指標,強化其在輔導組織的重要性,將有助於專業輔導人員走
               在正確且有目標的專業助人之路。
                                                                                                                       緒論
                    《學生輔導法》的立法就像是為學校輔導工作搭起穩固的鷹架,一步步透過立法歷程,對
               學校輔導人員的專業資格、工作內容與職責、專業倫理、工作場域等有明確的規範,能夠有效

               發揮輔導效能並提升輔導專業性,也協助臺灣學校輔導工作體制更加完整化與系統化,目的以
               學生為核心,透過主管機關與各類輔導資源的合作,幫助學生適應及面對社會與生活,促進學

               生全人發展及身心健康。學校輔導工作是一條永續經營的路,更須隨著時代變遷及社會演進而
               不斷地調整,如何精進落實,更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WISER-2.0 模式有效整合現行的校內外輔導人力與輔導資源,是一個實務上可運作的模
               式。也由於華人關係取向社會的人際合作概念,專業輔導人員除了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

               更要踏出諮商輔導中心(組),廣結善緣,讓大家知道諮商輔導中心(組)在做什麼,也可以
               主動提供合作資源,和校內同事們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讓全校教職員能成為一個「各司其職,

               和衷共濟」的工作團隊,建構以學生為主體的輔導網絡,發揮更好的輔導效能,帶給學生更大
               的幫助。















































                                                                                                                 26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