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32
第四節 參考手冊的編製與使用說明
壹 手冊編製目的與依據
本參考手冊的編製目的,是希望在大專校院體制、現有資源與法規下,整合眾人的智慧及
各校經驗,編製一本在大專校院輔導工作人員能實務使用的參考手冊,以教育部規劃的學校三
級輔導機制、《學生輔導法》為依據,協助初任的大專校院輔導工作人員及早掌握輔導工作的
精髓,回應學生需求。
研究團隊設想主要使用手冊的對象,是目前從事大專校院學生輔導工作的專業輔導人員、
想進一步了解大學學生輔導工作的師長,或心理輔導相關系所想從事大專校院輔導工作的研究
生和實習心理師,因此本手冊闡述大專校院輔導工作原理原則,也提供讀者具體可操作的專業
方法與工作表單,方便讀者即學即用,增進專業知能與工作效率。不過考量到當前校園輔導工
作多元且複雜,學校也因城鄉、規模大小、學校特色而有不同的運作方式和需求,因此建議讀
者在使用本手冊時,宜考量自身學校的生態文化、學生問題特性與可運用資源等差異,有所彈
性調整參考使用。
貳 手冊編製的歷程
本手冊的編撰歷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為探索階段(105 年 8 月至 11 月)
利用焦點團體訪談的方式,邀請不同區域、不同學校規模及不同角色的學校輔導實務工作
者討論與分享,以了解不同學校規模、區域之大專校院輔導工作現況與困境之需求,相關輔導
人員推動輔導工作的經驗,以及因應學生輔導法之實施,對手冊修編內容之期待,據以發展出
手冊撰寫架構與內容之雛型。
二、第二階段為撰寫階段(105 年 12 月 106 年至 7 月)
根據探索階段的焦點團體及問卷專家會議之彙整意見,辦理大專組撰寫者會議以討論手冊
大綱與撰寫方向交換意見,並依照撰寫者的工作經歷及專長進行分工,定期討論撰寫進度與內
容疑義等,分享對大專輔導工作之觀察與推動經驗,使手冊更貼近實務現場並具有實用性。
三、第三階段為修稿階段(106 年 8 月至 10 月)
辦理分區焦點團體及撰寫者會議,以使用者角色針對參考手冊初稿進行審閱,提供架構、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