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31
大專校院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心健康及全人發展,並健全學生輔導工作」之目的相契合,也與發展性輔導工作涵蓋生活輔導、
學習輔導與生涯輔導等內容相呼應;故行政單位及全校教師必須通力合作,完善課程教學、學
生活動、校園環境及輔導活動之推展。 第一章
二、持續創新與研發之合作策略及方法
緒論
WISER 模式經過數年的試驗與實施,除了原先已有的雙師合作(專業輔導人員與導師合
作)、親師師合作(專業輔導人員結合導師與家長合作)策略已被闡述得更加詳盡而具體外,
也陸續開發出許多系統合作的策略。另外,在介入的策略上,朝更加細緻而多元方向發展,例
如:小團體輔導已逐漸因適用對象與介入策略不同,區分為發展性小團體與介入性小團體輔導;
班級輔導也分成協助一般學生發展需求所規劃的發展性班級輔導,以及因應臨時特殊需求之入
班輔導等。
三、因應學校輔導特性及需求的調整
所有學生均是學校輔導服務的對象,因此適用於學校輔導的「結案」概念與一般心理諮商
不同。為促使不同層級學校輔導工作之合作,使輔導成效能更銜接而不中斷,除在不同學制與
不同學校轉學間建立高關懷轉銜服務機制外,也細緻考慮到校內三級輔導之「轉回」機制,使
先前協助學生申請輔導服務與資源者(如導師為學生申請輔導),在服務暫告一段落之後,能
清楚知道後續可以如何銜接、持續輔導關懷,以延續先前輔導效能。
肆 WISER-2.0 學校三級輔導工作運作模式的期許與未來性
整體而言,WISER-2.0 版的生態系統合作概念與策略,均較 102 年的 WISER 模式更細緻、
豐富而多元,係以《學生輔導法》為基礎,從過去成功的輔導經驗中萃取關鍵因素,提供如何
落實《學生輔導法》運作的 know-how 知能,讓全校教育與專業輔導人員皆能成為「各司其職,
和衷共濟」的輔導團隊一員,共同建構以學生為主體的正向輔導網絡,讓有輔導需求的學生,
可以獲得最大的照顧。
本手冊運用 WISER-2.0 模式,協助教育和專業輔導人員體認到學生輔導工作不僅是被規範
的工作責任,更是對自身教育和教學工作有益處的雙贏志業。我們相信,用心推動學校輔導工
作的校長能把學校領導得更好,重視學生輔導的導師有助於把班級經營得更好,擁有輔導知能
的教師與行政人員可以創造更佳的師生關係,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也同時幫助教
育和專業輔導人員之教育志業理想實踐。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