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115

第四章 ◆ 日治時期奉天宮的發展(1895-1945)
                                                                                  第一篇․廟宇沿革與發展篇


                    前述相良吉哉根據大正 8 年(1919)總督府之調查資料,昭和 5 年(1930)末再複查比對,
               列出出臺南州下各市、郡的祠廟。相良吉哉所列,嘉義郡已登錄的寺廟共有 167 間、齋堂 3 間、
               神明會 152 個,此數字和表 1-8 宮本延人在昭和 11 年(1936)寺廟整理前嘉義郡的寺廟數 168

               間相近。(表 1-4-4)
                                            表 1-4-4  嘉義郡下十庄的祠廟數
                  庄名       水上     民雄     新巷      溪口     大林      小梅     竹崎      番路     中埔      大埔     合計

                  寺廟         29      23     27      16     25     13      19      5       9      1     167
                  齋堂          0       0      0       1      1       0      1      0       0      0       3
                 神明會          3      48     34      27      9       5      7      5      10      4     152

               資料來源:相良吉哉,《臺南州祠廟名鑑》,頁 161-198、363-384。

                    宮本延人稱嘉義郡 168 間寺廟,僅整理 25 間。被整理掉 25 間是何廟並不清楚。不過,當
               時嘉義郡新巷庄隸下有 21 個大字:西庄、海豐子、新巷、後庄、埤頭、舊南港、板頭厝、大潭、

               後湖底、古民、埤子頭、崙子、大崙、番婆、大客、潭子墘、溪北、月眉潭、菜公厝、中洋子、
               三間厝等。其中的大崙,相良吉哉記載下僅有一廟池王廟,祭神為池王爺、李王爺、福德正神。
                                                                                            277
               此王爺廟在梅山烈震壞損後,在居民捐募下,明治 45 年(1912)3 月修繕完工。   此廟在寺廟
               整理期間,宮廟被充為民眾集合所,神像藏入民家奉祀,戰後民國 34 年(1945)才重迎神像回
               廟。可知大崙池王廟屬嘉義郡 25 間被整理的祠廟,其中之一。
                                                                            278
                   至於新港街當年屬於嘉義郡下的大字新巷,相良吉哉記載下新巷庄新巷的祠廟有三,即:奉天
               宮、大興宮、西安堂。這 3 間祠廟都在明治 39 年(1906)地震中毀損,震後也都重建。奉天宮如
               前所述,大興宮主祀保生大帝,在明治 40 年(1907)改建完工;西安堂主祀福德正神,也在明治
                                       279
               42 年(1909)改建完成。   這 3 間廟後來都没有受到寺廟整理的影響,可說新巷庄新巷的寺廟理
               率是零。嘉慶年間立廟的肇慶堂,因被相中為公署建地,而遭拆除改建為新港支廳,梅山地震後廢
               支廳,原址改建為新港派出所。肇慶堂拆除的年代在明治 37 年(1904)之前,無關寺廟整理。

                    因寺廟整理過程,招致日本的國內、國外、及臺灣島內各種不良的反應,分別就這三方面,
               簡述如下。日本國內的批評,包括昭和 14 年(1939)、昭和 15 年(1940)日本國內都有國會議
               員針對寺廟整理,提出質疑,共同質疑點都認為手段過於激烈。另外一個總督府須考量的問題

               是時值米糧供應不足,臺灣米糧要輸出日本,農民食糧極為不足,為擔心引起反彈,而農民幾
               乎又都是寺廟虔誠之信徒,於是先停止對農村寺廟進行整理,甚至昭和 16 年(1941)7 月,還
                                                       280
               恢復讓臺灣寺廟可以演布袋戲、歌仔戲。
                    對外方面,在爆發太平洋戰爭前,臺灣的寺廟整理運動,已提供美、英有利的宣傳材料。

               277   相良吉哉,《臺南州祠廟名鑑》,頁 176。
               278   吳俊謀,〈搶救一間新港古廟—南港村大崙王爺廟〉,《新港文教基金會訊》,297 號,2014 年 2 月,
                  頁 10-11。
               279   相良吉哉,《臺南州祠廟名鑑》,頁 173-174。
               280   蔡錦堂,《日本帝國主義下臺灣の宗教政策》,頁 283-290。



                                                                                                        113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