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92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跟著陸續遷入,逐漸產生新南港街,昔日笨南港街遂改稱笨舊南港街;因麻園寮居民主要來自
               笨南港,而後麻園寮漸被稱為笨新南港,或新南港,而後又簡稱為新港。

               二、新南港街的興起



                    笨南港因兵災、嚴重水患,以及河港淤塞,而漸不宜人居。嘉慶 7 年(1802)水患後,笨

               南港居民遂謀他遷。根據《嘉義管內采訪冊》,最早由笨南港遷居麻園寮的居民,多殷富世家:
                      (新南港街)居民先世多由舊南港街移來者,按道光四十七年(本文按:應為乾隆 47

                      年之誤)漳泉分類,舊南港甚為蹂躪。嗣因笨港溪沖陷房屋街市甚多,故移至是地。

                      人煙輻輳,百貨充集,笨港海船運糖米者,半購於此焉。地當要衝,街分六條,附近
                      鄉村,買賣皆會於是,雖不可比濱海之都會,亦嘉屬之一市鎮也。相傳其地初建,皆
                      殷富世家,故街里之名稱,略擬同於臺南焉。                         177

               其實笨南港不僅在乾隆 47 年(1782)之漳泉鬥慘遭蹂躪,乾隆 51-53 年(1787-1788)的林爽文

               事件中,更遭「焚毀略盡」。笨南港原已滿目瘡痍,再加上嘉慶 7 年(1802)的水患,終於促使
               笨南港的居民,尤其是有能力搬遷的富戶,率先遷移至其東南方向 3-4 公里外的麻園寮,舊南
               港海拔約 10 公尺,麻園寮海拔 13-15 公尺,地勢較高、且距原居所不遠,郊商、富戶仍可經營

               往昔的活動,應是當時的考量要素。
                    新南港街原名麻園寮,伊能嘉矩在其《臺灣地名辭書》中,即稱:「新港街,位打猫西堡南
                                       178
               部,原本稱麻園寮庄。」   臺灣私法物權篇》有一乾隆 38 年(1773)杜賣開圳田頭的地契書,
                                                             179
               此因開圳杜賣的田地就位在打猫西堡麻園寮莊。   嘉慶 7 年(1802)水患後,率先遷居麻園寮
               者多殷富世家,遷移不久,在嘉慶 9 年(1804)即有能力建大興宮「大興宮,在新南港街之後
                                                             180
               街,崇奉保生大帝,嘉慶九年十一月紳民公建」   或許是水災後,笨港一帶瘟疫盛行,至麻園
               寮的紳民,首先興建奉祀醫神保生大帝的大興宮。

                    自嘉慶 7 年(1802),三疊溪北支流虎尾溪,流域增加、流量變大後,舊南港一帶水患增烈。
               《嘉義管內采訪冊》稱:「肇慶堂,在新南港街之大街,崇奉福德爺正神,嘉慶辛未年十月紳民
                       181
               公建。」   辛未年就是嘉慶 16 年(1811),也就舊南港居民除富戶外,在年年常有水患威脅下,
               一般居民也陸續遷至新南港,居民又興建崇奉福德正神的土地公廟。

                    嘉慶 19 年(1814)大洪水又來襲,位曲流攻擊坡的笨南港、坂頭厝一帶又遭水患。根據閩
               浙總督汪志伊的奏摺,當年 7 月 15 日、16 日風雨交加,至 19 日才放晴,連日大雨,山洪暴發,


               177   不著撰者,《嘉義管內采訪冊》,頁 4-5。
               178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頁 102。
               179   林真編,《臺灣私法物權篇》(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臺文叢第 150 種),卷 3,頁 1259-1260。
               180   不著撰者,《嘉義管內采訪冊》,頁 4。相良吉哉,《臺南州祠廟名鑑》,頁 173,則稱大興宮建於乾隆
                  年間。以新港舊名麻園寮而言,乾隆年間應未有廟。
               181   不著撰者,《嘉義管內采訪冊》,頁 4。



              90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