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152

第六節   班級個案的辨識與引進輔導資源


                    班級導師通常跟學生有很長的相處時間,也最容易能發現學生的需求,並且提供適當的協

               助,當學生的輔導需求超越導師的能力範圍時,導師適時引進輔導資源,提供學生合宜的協助,
               讓學生的能力得以增長,以下針對班級個案的辨識與申請輔導原則,進行說明:




                壹   個案辨識與引進資源時機



               一、個案輔導

                    導師當班級學生出現下列情形時,導師應給予主動關心與適時輔導:

               (一)衛生習慣、生活常規、自理能力欠佳而產生困擾的學生。

               (二)人際適應不良者。

               (三)學習困難或缺乏學習動力者。

               (四)情緒管理不佳者。

               (五)經常曠課或遲到者。


               (六)交友複雜或有不良嗜好者。

               (七)家庭功能不彰,影響生活與學習者。

               (八)家庭遭逢巨變者。

               (九)其他行為異常徵兆已明顯影響學習或就學適應者

                    導師應先瞭解學生會產生這些情形的原委,依照學生的個人特質、生活背景、家庭狀況等

               因素,選擇與運用前面所述的各種策略與方法,給予更多的關懷、適當的引導,讓學生習得良

               好的常規,以及適性的學習機會。

               二、導師引進輔導資源時機

                    當導師持續輔導學生一段時間後,發現學生仍持續出現下列適應困難或問題無法改善的狀
               況,此時導師宜協助學生申請輔導,由輔導處(室)進一步評估與安排輔導人員提供協助。


               (一)學生出現持續性適應困難,已運用發展性策略處理,但問題仍未改善時:

                   1.  學生在情緒、學習、人際、家庭、生活方面適應困難,顯著影響其學習與學校適應(失功能)。

                   2.  導師已跟學生進行個別或團體晤談 3 至 5 次,或運用班級團體輔導策略,問題仍未見改善。

                   3.  導師已跟家長溝通,改變管教策略或方法,但學生問題仍未好轉。





     139                                                                                                                                                                                                                                140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