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3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153
國 民 小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二)出現突發危機性問題或違規行為徵兆,導師不知如何因應時:
此時導師宜跟輔導處(室)聯繫,由輔導處(室)安排輔導教師或其他輔導專業資源,提 第五章
供個別或團體諮商介入。此時導師需填寫「輔導諮詢服務申請表」(請參考附件 6-1 ),以幫
助輔導教師或專業輔導人員儘快瞭解受輔學生的問題,擬定適當的諮商介入策略,以發揮輔導
發展性輔導
之功效。若學生有輔導的需求,導師在與家長溝通前,可以參考表 6-1 「與家長合作議題與策
略表」,以消弭家長的擔憂,促成學校和家庭的合作。
關於個案輔介流程,本手冊將於第六章做詳細介紹。前段所述的工作內容都是導師在發展
性輔導工作中,可扮演的角色和可發揮的功能。當導師能充分發揮發展性輔導工作的功效,則
可降低學校介入性輔導、處遇性輔導問題的發生率。
貳 引入輔導資源後的發展性個案輔導工作
一、先建立合作信賴關係:導師宜建立正確的觀念:協助學生申請輔導,絕不是意味導師的班
級經營能力不佳或是不適任教師,而是與輔導處(室)合作,引入更多輔導資源協助,協
助學生及早就學適應。
二、申請輔導服務時,導師填寫「輔導諮詢服務申請表」(請參考附件 6-1 ),內容為導師平日
對學生的輔導和觀察紀錄,以幫助輔導教師瞭解學生問題,提升輔導介入效能與效率。
三、輔導處(室)收到評估表後,宜先瞭解申請輔導學生的相關資料,以及導師申請輔導的期
待與需求。
四、由輔導工作業務承辦人員(主任或組長)、輔導教師與導師召開個案或輔導會議,決定開
案與否。
五、無論開案與否,皆需提供導師或家長有關該生輔導議題的評估資訊與諮詢服務;如評估後
決定開案,將由輔導組長或輔導工作業務承辦人員依據校內輔導人力分派個案。
六、無論開案與否,學生在班級的就學適應狀況仍須要導師持續關心。有幾個部分需要請導師
多加協助留意,並與輔導處(室)持續合作。
(一)學業:學生學習與作業完成的狀況。
(二)同儕:與同學的互動關係。
(三)情緒:情感和社交的表達是否穩定。
(四)家庭:與家長溝通,討論學生在家生活適應是否需要進一步協助。
(五)紀錄:觀察和蒐集學生適應情形的轉變,可以做成紀錄,並和輔導教師討論。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