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19
國 民 小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縣(市)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扮演支援與支持學校推動處遇性輔導工作的重要平臺,並新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 488 位。 第一章
教育部於 101 年補助各縣市國小設置輔導教師,規劃五年期程,於 105 學年完成設置,共
設置 727 名專任輔導教師;並於 102 年出版《國民小學輔導工作參考手冊》,協助學校落實推
緒論
動三級輔導工作。這是國小輔導工作往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輔導教師、專輔人員的聘任
更為國小輔導工作奠定良好的專業基礎。103 年《學生輔導法》制定公布,為國小輔導體制帶
來全面專業深化,對國小校園的輔導工作發展將帶來全面性影響。
四、輔導專業法制化
《學生輔導法》是我國輔導史上第一部有關學校輔導工作的專法,該法對學校輔導工作有
明確之界定,不但確認學校三級輔導工作之推展方式,對全校教師在學校輔導工作所扮演的角
色,以及輔導人員編制、轉銜服務機制、輔導場所、經費編列等都有明確的規範。自此,國小
輔導工作的人員編制與專業制度從此邁向法制化,國小每校至少置乙名專任輔導教師、每增 24
班再增置乙名。
整體而言,國小輔導工作發展艱辛,雖然 49 年東門國小的實驗方案為輔導專業帶來很大
的啟發,但點狀開展難以持續。然因政府、學界與學校夥伴鍥而不捨地從教育政策、學校體制、
教學課程(如採用輔導活動課程、輔導工作六年計畫、教訓輔三合一與友善校園等計畫)努力,
讓輔導概念在校園更加普及化。隨著國小校園對輔導專業的認識與需求日增,在法令與政策的
推動之下,自 93 年起的諮商心理師駐校服務方案、學生諮商輔導中心的設置、專任輔導教師
的加入,使已有基礎的國小校園,越來越往輔導專業化發展,發揮輔導工作預防於先的效果。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