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6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246
(3 )錯誤樣態案例三:C導師誤將評語、日常生活表現當作輔導 B 卡要記錄的內容。雖
然導師每學期除了要記錄輔導 B 卡,還要撰寫成績單的評語及日常生活表現,但輔
導 B 卡記錄的是該學期導師對學生的輔導作為,和成績單上的評語及日常生活表現
不同,不宜混為一件事。
表 8-7 輔導資料 B 卡錯誤樣態案例三
輔導內容要點
日期 學年期 訪談對象 訪談時間 聯絡事項 紀錄者
(將顯示於輔導紀錄卡)
104/ 103 學生 午休 人際交友 說話前多想想,有時寬容別 O O O
04/09 (下) 人反而會交到更多的朋友。
由於所撰寫之「輔導內容要點」屬於C導師主觀的評論,而非客觀的陳述,且
比較像是成績單上的評語而非輔導紀錄,因此建議修改如下:
表 8-8 錯誤樣態案例三之輔導資料 B 卡建議寫法(三)
輔導內容要點
日期 學年期 訪談對象 訪談時間 聯絡事項 紀錄者
(將顯示於輔導紀錄卡)
104/ 103 學生 午休 人際交友 指導學生察覺他人對其說話 O O O
04/09 (下) 的反應並練習合宜的表達。
2 . 誤以為輔導資料 B 卡不會被他人檢視或調閱
輔導資料 B 卡的資料性質屬於正式紀錄,也是學校正式文件的一種,因此撰寫時須
遵守正式文件的嚴謹性與客觀性。目前各縣市對於學生輔導資料B卡的認定不一,有的
縣市認定它是學籍資料,會隨著學生轉換學校而將資料轉出。除此之外,依據《行政程
序法》及《個人資料保護法》,法定代理人(學生未滿 20 歲)或學生滿 20 歲後有權向
學校申請閱覽輔導紀錄;外部機關亦可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調閱學
生在校相關資料。因此以為輔導資料 B 卡不會被他人檢視或調閱,是錯誤的理解。
基於上述說明,輔導資料 B 卡雖為保密資料,但是有可能會被他人閱覽及運用,因
此提醒導師在撰寫輔導資料 B 卡時,宜注意避免像流水帳般紀錄所有生活瑣事,也要避
233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