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3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253
國 民 小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肆 心理測驗的結果
第八章
心理測驗的結果也是一種輔導資料,目前在國小常做的心理測驗有「瑞文氏彩色圖形推理
測驗」(CPM )、「瑞文氏標準圖形推理測驗」(SPM )、語句完成測驗、社交測量等。各縣
輔導資料的建立與運用
市對心理測驗的規定不一,有些縣市教育局(處)會統一規定在一年級進行「瑞文氏彩色圖形
推理測驗」(CPM )的施測,四年級進行「瑞文氏標準圖形推理測驗」(SPM )的施測;至於
語句完成測驗、社交測量及其他心理測驗,則視輔導工作需求而選擇實施。有關國小常見心理
測驗詳見本章第四節之說明。
第二節 輔導紀錄的撰寫原則
壹 輔導紀錄撰寫的重要性
輔導紀錄是輔導人員針對受輔學生的輔導歷程記錄,紀錄人員可包括導師、認輔教師、輔
導教師及專輔人員等,輔導紀錄的重要功能如下:
一、對輔導策略與成效評估:從紀錄內容中,可掌握晤談脈絡,檢視輔導目標、對學生問題之
診斷與分析,做為建構輔導策略與評估輔導成效之依據。
二、提供持續服務之依循:當進行引入輔導資源或轉銜輔導時,從輔導紀錄中可發現過去有效、
無效的輔導策略,減少摸索時間,做為後續處遇之參考依據。
三、專業之間的溝通媒介:經由彙整輔導紀錄成為的個案報告,不僅能兼顧保密、形成個案概
念化,加深對受輔學生議題的統整性了解;個案報告亦可提供學校輔導人員與其他領域專
業人員間的溝通媒介,提升問題評估、整合資源、轉介服務等效益。
四、落實行政與諮商輔導專業督導:專業督導可從個案報告中了解輔導教師的專業知能運用情
形,亦可作為各縣市或各校進行督導與考核之參考。
五、促進專業發展:輔導教師透過輔導紀錄過程,反思輔導歷程,省察介入策略,提升專業發展。
六、記錄重大事件之輔導歷程:面對爭議事件或涉及法律問題時,輔導紀錄可作為追蹤成因及
釐清輔導脈絡之參考。
七、訂定學校輔導計畫之參考依據:藉由輔導紀錄資料之蒐集、統計與分析,可供學校輔導處
(室)了解輔導服務全貌,並進而作為規劃新年度輔導工作與措施的依據。
239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