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6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256
第三節 心理測驗
適當的運用心理測驗工具,可快速而有效對受輔學生的認知發展、身心健康狀況,提供客
觀性評估,以作為訂定學生輔導策略介入之參考依據。
壹 實施心理測驗的目的
國小實施心理測驗的目的有:
一、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早期發現是否有學習遲緩的問題,以實施補救教學。
二、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果,作為學習輔導之參考。
三、瞭解學生的人格特質、興趣、性向、人際或生活困擾,作為生活輔導或適性輔導之參考。
貳 實施心理測驗的方法
心理測驗的實施方式主要採個別和團體施測,可以一對一的方式實施,也可採 2 人或 2 人
以上的小團體,或者是班級式的集體施測。
參 國小輔導工作中常用的心理測驗
一、瑞文氏彩色圖形智力測驗(CPM )
瑞文氏彩色圖形智力測驗(CPM )的適用對象為國小低年級,可採團體或個別施測,考量
低年級學生過去未有相關受測經驗,需要施測者採較具體的說明,建議以個別施測為佳,若要
採取團體施測人數也不宜過多。施測含收發題本、答案紙及作答指導,所需時間約為 35 分鐘。
CPM 為非語文測驗,可評量受試者之圖形推理能力,以供常態編班之參考,亦可協助鑑
別資優學童、對於閱讀能力困難及聽障學童的推理思考能力亦能有所參考。
243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