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4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254
貳 輔導紀錄撰寫的原則
輔導人員在撰寫輔導紀錄時宜把握以下幾點原則:
一、立即撰寫:每次晤談完畢後最好能立即撰寫,最慢在當天完成。
二、客觀描述:輔導紀錄之撰寫,盡量保持正向客觀用字,並根據輔導專業知識篩選對受輔學
生有意義、有價值的資料記載;宜避免過多主觀價值判斷或揣測,更需避免情緒與評價性
用語。
三、簡明具體:輔導紀錄要簡明扼要,具體敘述受輔學生的行為及輔導處理情形。以重點條列
方式陳述輔導重點、問題分析、介入處理策略和結果,每次紀錄盡量在 10 至 15 分鐘內完
成。
四、隱私保密:輔導人員撰寫輔導紀錄時,若有涉及相關人士之隱私權,必須審慎評估撰寫,
以維護受輔學生隱私權。
五、呈現關鍵:有些輔導人員因擔心紀錄被調閱或不當運用而過度簡化紀錄內容,以致紀錄內
容無法顯現輔導歷程,失去輔導紀錄應有的功能。記錄時,要具體記錄關鍵事件之行為現
象,若受輔學生有通報或轉介均應列為紀錄,有特殊事件亦需記載關鍵處理程序。
六、來源清楚:輔導紀錄的內容來源要敘明清楚,是受輔學生自己說的、還是輔導者聽他人敘
述來的,這些都要在紀錄中敘明;紀錄內容不宜包括輔導人員未確定的揣測。
參 受輔學生晤談紀錄撰寫的格式
一般而言,學校均有固定的受輔學生晤談紀錄格式,輔導人員可參考學校原有表件,或前
一節所提供之參考範例。通常,受輔學生晤談紀錄的撰寫內容會包含:時間、地點、輔導原因
及目的、受輔學生在輔導時的情緒及行為、使用的輔導策略、晤談後的發現與結果、輔導後的
評估、下一次輔導的目標與規畫等。
輔導人員在記錄時,也可採 SOAP 格式(Weed ,1968 ),所包含之內容有:
一、S (subjective )主觀:受輔學生及其他重要他人對自己問題、會談過程的主觀看法及感受,
如問題為何、對問題的想法、期待改變的目標等。通常若為受輔學生親口說出,使用文字
為「自述」,若是摘自受輔學生則用「表示」。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