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89

國 民 小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三)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提供家長親職諮詢。


               (四)少年法院(庭)、少年隊、少年輔導委員會及相關警政機關:到校進行法令宣導。                                                               第三章

               (五)村(里)辦公室:代為宣達學校之親職活動;租借場地辦理親職教育活動。
                                                                                                                     學校輔導人力的工作內涵與合作內容
               二、其他外部資源

               (一)資源類型

                    1.  基金會:提供輔導志工家長培訓;提供經費辦理活動等。


                    2.  宗教機構:提供學生可以運用的課後課輔資源。

               (二)連結資源注意事項


                    1.  彙整資源總表:依據社區特性及資源種類,製作資源總表,每學期定期更新聯絡資訊,
                      有需求時,可參考使用之。如有主動提出到校支援之單位,也可了解其在他校服務之情

                      形,斟酌列入表中。


                    2.  依據需求申請:依據學校輔導需求,考量資源特性提出申請。例如:弱勢學童之協助,
                      提供經費及課後生活安排。


                    3.  資源引進合作:如與私人機構合作,則需經過審核機制,由輔導處(室)進行把關,了

                      解相關服務項目及內容後,經有關導師及處室同意後進行之。

                    4.  關注合作情形:學校期待與資源功能可能會有差距,在合作過程需對服務情形進行了解。

                    5.  評估合作效果:評估資源服務能否符合學校期待。


                    6.  建立合作模式:初次合作如能達到雙方預期效果,則可考慮後續合作的可能。




               結語


                    校園輔導需求繁多且類別多元,若能透過團隊方式運作,不僅能照顧到更多有輔導需求
               的學生,也能發揮事半功倍效果。每一位教師在輔導工作上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大家透過合

               作機制,才能將輔導工作效能發揮到極致。本章介紹學校各級人員在三級輔導工作中的職責

               與任務,說明每位師長都是推動輔導工作的重要人力資源,需要各司其職,共同努力;為使

               校園內各處室及各個教師的力量能整合,可藉由輔導工作相關委員會的召開,形成具體可行

               的計畫,讓校內合作機制建置完整、正常運作;而當校內資源無法滿足學生的輔導需求時,
               則可連結校外跨專業資源,共同為學生輔導工作努力。




 75                                                                                                              76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