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137
國 民 中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第五章 處遇性輔導
第五章
某天導師發現小青手腕上纏著繃帶,於是將小青轉介至學校輔導處(室)。剛開
始小青防衛心很重,在輔導教師的同理和溫暖支持下,小青才娓娓說出自傷和前一晚
處遇性輔導
與媽媽衝突的始末。原來爸爸要他和媽媽去大陸定居,對小青而言,要離開熟悉的地
方和同學十分痛苦。他用大吵大鬧來表達他的不滿,甚至傷害自己不惜一死也不要離
開。母親相當頭痛,從耐心相勸到激動打罵,曾因衝突聲音過大,引來鄰居打 113 報警。
這一場原本是家庭內的爭執已經延燒到學校,表現在學生的自殘與性格轉變。輔
導處(室)評估後,除針對小青的自殺意圖諮詢衛生局自殺防治中心的關懷員,也與
社會局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的社會工作人員聯繫相關事宜。由於小青有憂鬱情
緒與精神混亂,又涉及疑似家庭暴力的複雜狀況,輔導處(室)評估後決定轉介處遇
性輔導。於是,在家長同意下,將小青轉介該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告知導師目
前處理方式與需協助事項。
從小青的狀況,可以發現他需要多元的資源介入。不僅受輔學生個人需要學校輔導資源
的介入,家庭需要社政系統(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的協助,受輔學生的自殺危機也必
須透過衛政與醫療系統(衛生局自殺防治中心)的介入與協助。再者,當輔導人員評估受輔學
生的議題超出校內輔導資源所能協助、且有惡化之虞時,便要考慮向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以下簡稱輔諮中心)或其他相關資源申請協助與轉介。
依據《學生輔導法》第 6 條第 3 款,處遇性輔導工作係指「針對經由前款介入性輔導仍無
法有效協助或嚴重適應困難、行為偏差或重大違規行為等學生,配合其特殊需求、結合心理治
療、社會工作、家庭輔導、職能治療、法律服務、精神醫療等各類專業服務」。輔導人員評估
小青的狀況後,由於需要引入多項專業輔導資源,必須能建構與整合這些資源與服務機制,才
能發揮更大效能。因此,在落實執行處遇性輔導工作時,建議把握 WISER 模式之處遇性輔導
核心概念的「資源整合(R )」概念,以提供受輔學生更有利的服務。本章將討論處遇性輔導
工作的重要議題,並藉由對輔諮中心的認識,了解如何進行處遇性個案輔導與跨專業合作。另
外,本章也將介紹一些學校經常使用的校外輔導資源,包括其他教育、勞政、社政、民政、衛
政、醫療、司法、警政等系統以及社區在地資源。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