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175
國 民 中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貳 學生輔導資料與紀錄常見類型
學校執行學生輔導過程,為了解受輔學生的成長背景或過去經驗、釐清問題主訴及輔導期 第六章
待等,可能透過觀察、調查或晤談等方式蒐集受輔學生的相關輔導資料,以作為輔導工作個案
評估或個案概念化、輔導策略討論及成效評估之參考。依據發展性、介入性及處遇性等不同層
學生輔導資料與紀錄
級之學校輔導工作進行,常見學生輔導資料與紀錄類型如圖 6-1 所示。
● 學 生 綜 合 資 料 卡 ( 俗 稱 AB卡 )
發 展 性 ● 相 關 心 理 測 驗 結 果
輔 導 工 作 ● 國 中 學 生 生 涯 發 展 紀 錄 手 冊 / 生 涯 檔 案
● 認 輔 人 員 ( 教 師 、 志 工 ) 之 輔 導 紀 錄
介 入 性 ● 介 入 性 輔 導 服 務 申 請 單
● 輔 導 教 師 之 輔 導 紀 錄
輔 導 工 作 ● 學 生 輔 導 相 關 會 議 紀 錄
● 處 遇 性 輔 導 個 案 轉 介 單
處 遇 性 ● 法 定 責 任 通 報 單
輔 導 工 作 ● 專 業 輔 導 人 員 之 輔 導 紀 錄
● 學 生 輔 導 相 關 會 議 紀 錄
圖 6-1 常見的學生輔導資料與紀錄類型
如圖 6-1 所示,學生輔導資料與紀錄類型在 WISER 三級輔導工作的建構原則應「以學生
為中心」,並依據受輔學生輔導需求而採「累加式」來建置。例如,發展性輔導工作所建置的
學生輔導資料與紀錄,是透過全校性、全體學生普遍地建立;而當學生遇有明顯輔導需求進入
介入性或處遇性輔導工作階段時,該受輔學生之資料將增加相關個案轉介單、輔導人員輔導紀
錄及相關會議紀錄等;至於處遇性輔導工作階段,更牽涉法定通報單及引進專業輔導人力資源
後的相關輔導紀錄,各類學生輔導資料與紀錄說明如下。
一、學生綜合資料卡(俗稱 AB卡)
學生綜合資料卡最早出自教育部 73 年出版之《全國各級學校學生綜合資料之建立與運用
手冊》,目的在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同時幫助教師及家長了解學生、從旁輔導與適時介入。惟
各縣市政府及各校對學生綜合資料卡之認定目前尚無定論,考慮其常作為輔導介入前了解受輔
學生及進行評估觀察之參考資料,本手冊將學生綜合資料卡納入發展性輔導探討。學生綜合資
料卡之 A卡多由學生每學年填寫、保管於輔導處(室),目前有些縣市已結合校務行政系統開
發線上填寫方式;B卡則由導師依輔導學生情形,每學期至少填入一筆,並於學期末繳回輔導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