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23
國 民 中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三、因應學校輔導特性及需求的調整
依據《學生輔導法》,所有學生均是學校輔導服務的對象,因此在學校輔導的「結案」
第一章
概念與一般心理諮商的「結案」概念及做法並不完全相同。本手冊乃重新梳理校園個案管理
的歷程,並在介入性輔導章節中加以說明。
緒論
另外,為促使不同層級學校輔導工作之合作,使輔導成效更能銜接而不中斷,除在不同
學制與不同學校轉學間建立高關懷轉銜服務機制外,也更細緻提出校內三級輔導之「轉回」
機制,以使先前協助學生申請輔導服務與資源者(如導師為學生申請輔導、專輔教師轉介學
生至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等),能夠在服務暫告一段落之後,明確後續服務銜接方式、以延續
先前輔導效能。
肆 WISER-2.0 學校三級輔導工作運作模式的期許與未來性
整體而言,WISER-2.0 的生態系統合作概念與策略,均較 102 年的 WISER 模式更細緻、
豐富而多元。其所運作的學校輔導工作,不僅重視學校與學生輔導特性的個別化介入,規劃能
融合於學校現有課程、活動或體制的「預防於先」輔導方案(即聰明做),並讓參與投入的師
生因此受益(即雙贏做)、樂意繼續支持推動,達到發展性輔導的「全校做」目的;同時,在
介入性與處遇性輔導方面,透過學校輔導人員的專業性與校內外跨專業資源的合作與整合,除
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正向生態資源系統,更讓輔導人員與受輔學生之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他人,彼
此合作以共創最大的輔導成效。
本手冊以 WISER-2.0 協助所有教育和輔導人員將學生輔導工作視為對自身教育和教學工
作有益處的雙贏志業,而不僅是被規範的工作責任。我們相信,用心推動學校輔導工作的校長,
將能把學校領導得更好;重視學生輔導的導師將有利於班級經營;擁有輔導知能的教師與行政
人員可以創造更好的師生關係。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也同時幫助教育和輔導人員
之教育志業理想實踐,這就是 WISER-2.0 模式 2 所倡議的 win-win雙贏原則。
註 2 :為簡化用詞,本手冊其後章節仍以 WISER 模式代稱 WISER 2.0 之概念。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