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25
國 民 中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第四節 國中輔導工作參考手冊修訂重點
本手冊編寫的初衷在於提供國中輔導工作推動參考,尤其是校園輔導新夥伴或是初任輔導
第一章
行政的夥伴,期能藉本手冊加速熟悉學校輔導工作的內涵與實務操作。
因應 103 年《學生輔導法》的頒布實施後,新增許多議題與法規,本手冊自 105 年 8 月
緒論
起著手進行修訂。首先於北、中、南、東分區辦理數場專家諮詢暨焦點團體會議,並進行問卷
調查了解各項輔導工作的實施現況及成效,以作為修訂手冊內容的參考依據。歷經如圖 1-4 之
編修歷程,終能於 109 年付梓。
四、定稿階段
三、修稿階段
二、撰寫階段 ◆辦理 5 場專家諮詢會
一、探索階段
◆辦理 10 場分區焦點會 議、2 場撰寫小組定稿
◆辦理 6 場研究會議。 議,邀請北、中、南、 會議。
◆辦理 3 場焦點團體訪 ◆邀請5 位來自不同地區、 東共 78 名不同角色人 ◆邀請 12 名專業代表及
談,邀請 36 名不同角 型態、層級之實務工作 員參與。 過往參與重大輔導政
色之輔導工作者,廣收 者協助撰寫手冊初稿。 ◆以使用者眼光採滾動 策發展之專家 7 名參
不同地區、不同規模學 ◆撰寫者依照工作經歷 式修正以完備手冊架 與會議。
校輔導工作現況、挑 及專長進行分工並定期 構及內容。
戰,以及成功經驗,據 討論撰寫進度與問題。 ◆與國小、高中及大專
以發展出手冊撰寫架構 手冊進行相互檢視修
與內容雛形。 正直至定稿。
圖 1-4 手冊編修歷程
本新編修手冊,以第一版內容為基礎,遵循《學生輔導法》精神,參考焦點團體與量化
分析資料增刪內容,著重如何整合學校輔導團隊共同推動學校發展性、介入性與處遇性輔導之
know-how 實務策略,並將各新興重要議題納入,期能協助學校輔導工作在制度建構、系統合
作、專業展現、與責任績效等方面順利推展。
因此,相較第一版內容,本手冊新增第六章學生輔導資料與紀錄之管理、第七章學生轉銜
輔導工作、及第十章常見校園輔導案例(網路沉迷、校園霸凌、拒學個案、精神疾病、曝險少
年、性平事件等)之新興輔導議題內容。此外,本次手冊修訂亦朝兼顧校內、外不同背景的輔
導實務人員、以及偏鄉或都會小校的工作組織樣態特性,使手冊的參考使用性更高。
結語
本章以國中輔導歷史的回顧、《學生輔導法》的認識為始,並以手冊修訂說明與
WISER-2.0 的精緻化作結,期能在國中輔導人員面對後學生輔導法時期的諸多挑戰時,提供具
體可行的工作模式,指引尋求資源與支援、解決困境的策略與方向,超越困境,以創造輔導工
作最大的自由度,成為有智慧的學校輔導人員,這正是本手冊之重要價值。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