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20
二、倡議更有智慧的 WISER 學校輔導運作
將上述代表發展性與介入性輔導工作原則之英文單字串聯起來,便形成了 WISE,代表推
動發展性與介入性輔導工作,便是「有智慧的(WISE)」學校輔導做法,推動者當然就是「有
智慧的(WISE)」輔導人員;若能將發展性、介入性與處遇性輔導等三級輔導工作都兼顧,
等於把 WISE 與 R全串連起來,就變成了「更有智慧的(WISER)」,造就「更有智慧的
(WISER)」學校輔導工作,推動者自然就是「更有智慧的(WISER)」輔導人員。這樣的
WISER 英文字義,傳達了要把學生輔導工作推動得好,需要具有全局思維、彈性拿捏的智慧,
做好發展性輔導工作基礎,並結合介入性與處遇性輔導工作,三級輔導缺一不可。輔導人員把
握聰明做以及雙贏做原則,重視學生以及校本特色來發展個別化介入輔導,啟動系統合作,以
及於執行中進行成效評估;必要時,也要運用與整合多元資源,方能事半功倍地照顧到更多有
輔導需求的學生。
三、重視生態合作之 WISER-2.0 圖示構念
根據研究發現,美國傳統三級輔導工作強調每個層級的專業性(即輔導、諮商、心理治
療)與分工,多年在臺灣實施經驗,發現有時反帶來合作上的困擾與不便,因此最初版本之
WISER 模式便在模式圖形繪製上運用一些巧思,將傳統三段明顯被切隔開的三級輔導圖,修
正為大中小三角形所組成的三角圖形。此次手冊編修的研究過程發現,此三級輔導間的關係是
彈性互補的,有時會透過落實發展性輔導,提升介入性與處遇性輔導效能;有時也會因介入性
輔導的效能,催化發展性輔導更加落實與效能提升。因此,為凸顯 WISER-2.0 在三級間的彈
性互補意涵,新版的 WISER-2.0 圖,將三個三角形原先明顯的框線取消,以呈現三者間更有
彈性的互補意涵(圖 1-2 )。
WISER-2.0 圖是以發展性輔導的綠色大三角形為底,再依序增加黃色的介入性輔導三
角形,與最上方的處遇性輔導的紅色小三角形,使其更符合華人講求人際和諧與相容共榮的
特性,同時凸顯三者均十分重要、缺一不可的概念(王麗斐、杜淑芬,2017 );而在三個三
角形的比例上也援引典型班級經營的「80-15-5 」黃金比例原則來規劃(Curwin & Mendler,
1988 ),提醒執行者若要能發揮學校輔導工作最大效益,在規劃與推動發展性輔導時,要重視
大多數學生的輔導需求,以達到至少有 80% 參與者能受益為原則。
為能讓讀者更一目了然了解 WISER 模式所代表的預防性概念,原 WISER 圖特別借用了
大家熟悉的「紅黃綠」交通號誌概念:以綠色代表初級預防的發展性輔導,表示在推動發展性
輔導時,以融入學校現有的課程、活動或體制,在日常的學校學習中推動,發揮「預防於先」
促進良好適應的輔導效果;黃色代表二級預防的介入性輔導,當學生問題出現黃燈警訊時,要
把握初期警訊與早期處理的特性,及早化解學生就學適應之困擾;至於紅色則代表三級預防的
處遇性輔導特性,一旦學生問題持續惡化,便如同面對紅燈時,把握緊急且全神投入(即全面
網絡資源投入)的處理態度,降低學生就學適應之問題。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