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30

輔導人員在進入學校場域時應先了解該校行政組織編制,以及可合作的人力資源,並思

               考適合的專業合作方式。位處偏鄉或偏遠的小型學校常因學校規模或人力不足,而將部分行政
               單位合併,例如輔導處(室)可能合併於學務處或教務處,輔導人員更需對學校行政編制人力

               受限的狀況保持敏銳及準備因應策略。

               二、學校輔導工作組織的編制

                    學校輔導工作組織編制會因教育主管機關的期待、學校規模或校本需求等因素而增減,

               職稱或職掌可能有所差異。例如基隆市、宜蘭縣或臺北市等縣市有學校將「資料組」稱為「生
               涯發展組」或「生涯規劃組」;花蓮縣則將「輔導組」改為「諮商組」,而「資料組」則改為「輔

               導組」,呈現該縣市各校對該行政組別的期待。

                    學校輔導工作組織編制也可能因學校規模有人力配置的差異。在部分大型學校,輔導組
               會另設「副組長」,其業務為執行高關懷班或中途班相關業務、辦理生命教育、感恩活動等輔

               導主題相關活動;亦有在輔導組或資料組之下配置「協助行政」老師,協助執行該組學生輔導
               行政相關業務。而在偏鄉或小型學校常見輔

               導處(室)僅有一位組長,需同時承辦所有
               輔導行政工作,甚至未建置或無法建置輔導

               處(室),而由教務處或學務處兼辦輔導業
               務的狀況。當面臨組織編制人力不足的情況

               時,學生輔導相關人員該如何突破限制?本
               參考手冊邀請任教於偏鄉小型學校、具有多

               年經驗之輔導人員,分享他們的實務因應策
               略,如「智慧小提醒:資源有限,創意無限!

               偏鄉小校的輔導進擊力!」。

                    輔導處(室)除了行政組織編制之外,
               還有輔導教師等輔導人力的員額編制,包含

               專任、兼任輔導教師及綜合活動領域輔導專

               長教師,大型學校另設有駐校之專輔人員。
               有關輔導人力員額編制相關法規摘要內容,
               詳見附錄 2-2 。


















     21                                                                                                                                                                                                                                 22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