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0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250

第一節   專業增能


                    輔導人員如同園丁,受輔學生都是一株株獨特的花草,有其獨特的培養方法,因此,有

               成效的園丁需要不斷鑽研進修,才能使每株花草健康美麗。輔導人員專業增能是持續不斷的歷
               程,用以確保學校輔導工作的成效與受輔學生的權益。有鑑於專業增能的重要性,以下就相關

               法規及學校系統規劃辦理研習,提出一些建議方向。



                壹    專業增能相關法規



                    為使學校輔導人員保持因應挑戰的最佳狀態,在《學生輔導法》第 14 條、第 15 條及《學
               生輔導法施行細則》第 15 條中,明文規定學校教師、行政人員、與輔導教師應定時進行專業

               增能。各級主管機關皆定期統籌辦理初任輔導主任或組長、輔導教師及初聘專業輔導人員 40
               小時之職前基礎培訓課程,且在學期中、學期間辦理在職進修課程至少 18 小時(課程內容請

               參見本章下節說明),並應鼓勵學校教師參與輔導知能相關研習至少 3 小時。學校可依公文,
               鼓勵、敦促相關人員積極參與進修,以確保輔導人員之專業效能。



                貳    系統研習規劃建議



                    本手冊研究團隊曾針對全國公私立國中學校輔導人員(含輔導主任、組長、輔導教師、專

               業輔導人員)發放 2,123 份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國中輔導人員參與研習有助於增進其輔導專業
               信心,特別對其介入性輔導與系統間專業合作之專業信心有幫助。因此,本節將就學校輔導人

               員職前訓練、學校輔導人員在職進修及教師輔導知能研習等規劃,由法規層面及課程內涵加以
               說明,提供各縣市主管機關系統規劃專業增能研習時參考,亦可作為學校輔導人員檢核自身專

               業知能,以及持續進修之參考。

               一、學校輔導人員職前訓練規劃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針對初任輔導人員的職前訓練規劃提供「初任輔導主任或組長、
               輔導教師及初任專輔人員職前訓練 40 小時共同課程」建議。此研習規劃建議包含核心運作課

               程、專業議題課程、系統合作課程、自我關照與專業督導等四個範疇,且規範每個範疇課程皆
               至少開設 6 小時,以確保初任學校輔導人員皆能接觸到四個重要範疇之課程內涵。其餘時數則

               可由研習主辦單位視人員職務特性、辦理方式,斟酌規劃各項研習課程,詳細建議課程名稱如
               表 9-1 。

                    如此豐富多元的規劃,雖能協助新進輔導人員快速具備適應學校輔導環境的工作能力,但

               面對變遷快速的學生輔導議題,仍需持續在職進修,才能維持最佳輔導工作效能。







     241                                                                                                                                                                                                                               242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