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7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277
國 民 中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柏彥自國小低年級開始服用過動症藥物,不久後停藥,高年級時父母離異,柏彥逐漸出現
偷竊、抽菸、翹課逃學、在校園燃放鞭炮等偏差行為,學習動機及成績也每況愈下。國一即出
第十章
現嚴重缺曠,國二開學後不久便中輟,導師進行通報後,學校立即啟動中輟追蹤輔導,專輔教
師家訪發現柏彥日夜作息混亂,醒來後多半在玩手機遊戲及線上直播遊戲,每天上網超過 5 個
常見校園輔導案例
小時,甚至與玩家進行金錢交易。柏彥不願到校上學,父親和奶奶也束手無策。
貳 分析與評估
一、生理因素:柏彥在國小低年級即開始服用過動藥物,但不久後便停藥,並無合併其他身心
障礙或疾患,但因柏彥不喜愛運動,國中後體型明顯過重。
二、心理因素:在父母離異後,柏彥明顯因為學習動機低落而造成學習表現下滑。而網路遊戲
的娛樂效果吸引柏彥,且能夠轉移壓力,柏彥開始出現網路沉迷的情況。
三、人際因素:柏彥會趁著放學時跟熟悉的特定朋友主動接觸,因為好奇及新鮮感,也開始接
觸學區內的偏差少年,並出現抽菸、在校園燃放鞭炮、無故缺課等行為。
四、家庭因素:父母離異後,柏彥父親數次因毒品勒戒入監,委由奶奶照顧,奶奶雖能提供基
本生活需求,但對柏彥並無約束和影響力。
五、學校因素:柏彥雖與同學相處融洽,也有幾位交情不錯的好友,然而來自導師的成績期待、
課業學習落後等因素,柏彥感到挫折,益發不願意到校。
參 輔導目標與計畫
家庭疏忽和學習受挫是導致柏彥轉向網路世界尋求情感支持和依附的主要因素。柏彥與家
庭成員互動不佳,在愛與歸屬需求未能滿足的情況下,以及父母缺乏有效的管教與約束力,再
加上學業壓力日漸繁重,讓柏彥沉浸網路世界逃避壓力。研議輔導計畫如下:
一、擴展柏彥生活與學習經驗,協助其找尋生涯重心與目標,逐步減少網路沉迷情形。
二、強化正向人際互動經驗,取代柏彥倚賴網路或不良友伴尋求情感支持的行為模式。
三、與家長發展合作關係,鼓勵家長學習親子溝通與管教方法,強化親職效能。
267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