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1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281

國 民 中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小琪的父母因工作忙碌無暇照顧她,小學即出現人際困擾問題。國一時,由於身上常散發

               奇怪的味道,可能來自多天未洗的制服,或是頭髮油垢味,而遭到同學排擠。在班級活動或分
                                                                                                                     第十章
               組課程時,時常沒人願意跟小琪同組。升上國二後,同學惡作劇的頻率增加,如亂動小琪的私
               人物品。由於家中沒有其他手足、也少有朋友,當遇到生活挫折或人際困難時,小琪不知道怎

                                                                                                                     常見校園輔導案例
               麼處理,只能默默忍耐。班上幾位同學覺察其他人的惡作劇行為似乎過頭,主動跟導師報告,
               導師提報學務處,輔導人員與學務處共同進行輔導。




                貳    分析與評估


               一、生理因素:初步評估小琪無生理因素影響,身體氣味來自其衛生習慣問題。


               二、心理因素:小琪因為過往的負面人際互動經驗,造成自我概念低落,互動模式偏向消極退
                    縮,遇到同學惡作劇選擇壓抑忍耐,對於人際困境感到無力悲觀。

               三、家庭因素:父母期待小琪在校乖巧不惹事就好;看待班上同學的惡作劇,採取不跟他們計

                    較的態度。雖使小琪發展出忍耐能力,亦養成小琪過度犧牲自我的特質。

               四、學校因素:班級同儕氣氛較活潑愛玩,小琪容易成為被惡作劇的對象。




                參    輔導目標與計畫


               一、透過個別諮商增進小琪自我覺察能力、探索個人優勢、建立自我價值感。

               二、以小團體輔導協助小琪學習人際互動技巧與發展成功經驗。


               三、透過班級輔導與班級經營,營造同理、正向、利他的班級氛圍與動力。

               四、與家長形成合作關係,提醒家長加強建立小琪良好衛生習慣,減少人際關係困擾。



                肆    輔導策略



                    為達成上述計畫,除透過導師、輔導人員與任課教師進行班級輔導,以營造正向、互助之
               班級氛圍外,小琪亦需要個別諮商或小團體輔導以協助其改善衛生習慣、提升自我價值感和增

               進人際互動技巧。以下根據 WISER 模式,並參考桃園諮商心理師公會(2011 )《因應霸凌行

               為輔導手冊》建議,說明輔導策略。











 271                                                                                                            272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