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88
5. 安排班級職務,如擔任幹部、小老師等,透過承擔班級職務工作培養責任感、學習做事
及提升自信心。
6. 調整座位,協助容易分心學生較能集中注意力。
7. 鼓勵參加活動,探索興趣與性向。
8. 與家長溝通合作,調整教養及家庭互動方式。
二、主動與輔導教師合作發揮「預防於先」功能
導師也可以主動與輔導教師合作,例如,新接七年級新生班級者,可於開學後安排時間
與輔導教師討論班級學生概況,諮詢預防於先的輔導策略;另外,輔導教師若有授課,亦可
從任教班級學生的上課表現、學習單、作業填寫內容等了解學生適應狀況,並時常與導師互
動以了解班級概況,適時發現並關懷有需求之學生及早介入。以下幾類學生是導師及輔導人
員可以提早主動關心的對象:
(一)轉銜新生
輔導人員可以參酌國小端所提之轉銜需求,透過導師先進行觀察評估再視需要介入,或
主動關心轉銜新生升讀國中之後的適應狀況,以建立關係。
(二)轉學生
轉學生進入一個其他同儕彼此已熟識的班級,適應過程需要協助的程度不一。輔導人員可
了解其轉學原因、關心轉學生轉入後的人際、學業和生活適應,並提供可運用資源,以幫
助減輕或縮短適應期的困難。若轉學生是因特殊事件而轉學,更需及早介入以協助其適應。
智慧小提醒:導師如何運用輔導處(室)資源、何時應當
尋求輔導人員協助?
輔導處(室)及輔導人員是導師進行班級經營與學生輔導工作的重要資源與合作夥伴,
以下列舉導師可運用輔導資源的時機。
一、平時諮詢:導師處理學生行為有疑慮時、發現學生開始出現問題行為需要協助策略時,
都可以尋求輔導處(室)協助。若導師平時就能與輔導人員經由諮詢建立合作默契與
信任關係,當班級或個別學生需要進一步協助時,輔導人員便能更快掌握班級特性及
需求,及時提供協助。
二、與家長溝通:當導師與家長溝通遇到困難或感到困擾時,可以向輔導處(室)尋求諮
詢,澄清親師溝通上的需求與認知差異。
三、危機事件處理:當班級發生危機事件時,導師宜先與輔導處(室)或相關行政處室、
輔導人員討論處理步驟及分工後再行處理,一來減輕導師的壓力,二來讓各自的職務
角色發揮輔導工作上的效能。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