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89

國 民 中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三)出席狀況不穩定的學生

                      出席情形通常可以反映出學生的身心適應狀況。若原來出席正常的學生開始出現 1 週遲
                      到 2 次以上,或請假超過 1 天,或不明原因缺席,皆是身心適應不良的行為表徵,導師                                                     第三章

                      應主動向家長了解孩子身心情形,以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的協助。
               (四)違反校規須受懲處的學生
                                                                                                                     發展性輔導
                      學生違反校規遭受懲處是重要的警訊,輔導教師、導師及學務處生教組形成之合作團

                      隊,除了解違規行為的背後成因、過程,進行正向管教與輔導外,亦需引導學生導正行
                      為,必要時亦可協助其進行改過銷過。

               三、協助申請介入性輔導的時機
                    對學生進行了解和持續關懷後,學生若仍有下列情形時,導師可與輔導處(室)合作,申

               請介入性輔導服務。
               (一)學生行為問題的徵兆

                    1.  情緒、學習、人際、家庭、生活適應困難顯著,且持續影響其就學適應。

                    2.  導師已進行個別或團體晤談 3 至 5 次或運用班級輔導策略,但仍未見改善。

                    3.  導師已跟家長溝通改變管教策略或方法,但學生問題仍未緩解或好轉者。
               (二)學生出現中輟、拒(懼)學、自傷、自殺、傷害別人、學生重要親人死亡、家庭出現危

                      機或法定責任通報事件等危急或違規狀況時。
                    根據《學生輔導法》的三級輔導機制,發展性輔導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正向思考、情緒

               與壓力管理、行為調控、人際互動以及生涯發展知能,以促進全體學生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
               WISER 的發展性輔導工作原則是以全校做、聰明做與雙贏做為原則,學校可運用 WISER 原

               則來整合現有的教育輔導資源,並針對學校現有常見的學生管教與輔導問題,發展具有校本特
               色的發展性輔導方案,並透過全校教師的合作,降低學生管教與輔導問題的發生,同時達到預
               防與提升學生就學適應的效果。



                                                         結語


                    本章將學校發展性輔導工作概分為三個層級:全校層級、支援層級和班級層級。在全校
               性層級方面,透過校長的領航角色,將全校層級工作重點放在結合全校所有行政處室和教師之

               力,建立校本特色的發展性輔導工作,以建構完整的校園輔導機制。在支援層級方面,輔導處
               (室)扮演重要的支援與支持的「加油站」角色,提升教師輔導知能。在班級層級方面,主要

               由導師和一般教師執行,透過班級經營、協助學生處理情緒與人際衝突,以及親師合作等推動;
               一旦學生問題超乎發展性輔導資源時,亦能透過辨識高關懷學生之行為徵兆,引入輔導處(室)

               資源,進行介入性輔導協助。有關介入性輔導工作的詳細內容將在下一章完整說明。








 79                                                                                                              80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