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115

高級中等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第二節  介入性輔導的工作流程

                                                                                                                     第四章
                    延續前節對 WISER 模式介入性輔導之個別化介入、系統合作和持續性評估等核心原則,

               建議各校輔導處(室)可依據學校特性並參考這三項原則,訂出適當的介入性輔導流程與申

                                                                                                                       介入性輔導
               請機制。利用學生輔導工作委員會、導師會議、校務會議等集會,宣傳並說明申請流程、執
               行細節和配合事項。學校教師發現有學生須申請介入性輔導時,可與輔導人員討論,並為學
               生申請輔導服務,亦可由學生或其家長主動提出申請。由於高中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增加,

               輔導處(室)也可鼓勵學生主動申請輔導。


                    申請介入性輔導過去常以「轉介」稱之,本手冊為與跨專業合作之「轉介」有所區分,
               將學校人員(如導師等)、家長或學生自行申請介入性輔導者,稱為「申請輔導」。一般而言,

               由發展性輔導進入介入性輔導的流程如下(圖 4-1):


                                                   申請輔導與蒐集資訊

                                             申請人填寫「輔導服務申請表」





                                     受輔學生初次晤談(危機與一般心理狀態評估)

                      與受輔學生及其重要他人會談(含資料蒐集、心理測驗、危機評估及問題評估)




                                                          派案

                                  根據校內個案管理制度或個案管理會議等機制進行派案




                                                   輔導計畫擬定與介入

                評估輔導需求、形成個案                提供諮詢、個別諮商、心理測                  與重要關 依受輔學生介入輔導
                 概念化與發展介入策略                驗、介入性小團體輔導等服務                  係人合作 需求,召開個案會議





                                                       持續性評估





                                             結束輔導、轉回導師與追蹤輔導


                                       圖 4-1  發展性輔導進入介入性輔導的工作流程


                                                                                                                102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