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124

三、形成個別化輔導計畫


                    受輔學生若是主動求助的自願性個案,輔導人員可引導其從自我敘述的脈絡中,協助其
               擬定問題解決策略;若受輔學生是由其他師長協助申請輔導,則輔導人員要從其改變動機、

               個人的目標或需求,及協助申請輔導的師長期待等方向來研擬輔導計畫。個別化輔導計畫應

               依輔導議題及進程彈性調整,其基本內容包括:(1)受輔學生基本資料;(2)問題及背景概述;

               (3)分析及輔導策略。



                參  高關懷學生之辨識指標


                    在高關懷學生辨識指標的部份,可參考《學生輔導法》或國教署之個案管理系統指標進

               行判斷,再針對高關懷學生的問題樣態,進行輔導介入之評估。

               一、《學生輔導法》指標


                    依據《學生輔導法》,高關懷學生係指針對經發展性輔導仍無法有效滿足其需求,或適

               應欠佳、重複發生問題行為或遭受重大創傷經驗等學生,其辨識指標說明如下:




                                               表 4-4  高關懷學生辨識指標



                  經發展性輔導仍無法有效
                                                      重複發生問題行為                       遭受重大創傷經驗
                         滿足其需求




                                                1. 有重大違規事件,違反學校校
                 由導師、任課教師、家長、                                                      1. 發生保護性事件
                                                  規達記大過以上處分者。
                 或學生個人提出輔導服務                                                       2. 高風險/脆弱家庭
                                                2. 嚴重行為偏差、適應困難等經
                 申請。                                                               3. 遭逢重大意外變故
                                                  學校認定行為特殊之學生。





















     111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