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128

表 4-5  高關懷樣態、輔導層級和其問題狀況描述(續)

                                   輔導
                   高關懷樣態                                   問題狀況描述及三級輔導措施
                                   層級



                                         該生因好奇或受同儕影響而嘗試物質或投入網路活動等,情況未
                                    發
                                         達慢性、週期性或渴望,能承諾不再接觸,且未涉入心理因素或
                                    展
                                         產生行為問題。透過導師的督促與關懷,該生的生活與學習皆能
                                    性
                                         步入常軌。




                                         該成癮行為已持續一段時間,有生理上之不適症狀,影響平時生
                                    介
                    成癮行為                 活;伴隨其他心理因素(如:逃避家庭衝突等)。輔導人員可透
                                    入
                                         過個案會議連結網絡人員並與家長合作,探討該生成癮行為的心
                                    性
                                         理因素,增加其改變動力。




                                         該物質濫用或網路成癮,嚴重影響健康狀態(如:毒癮、酒精中毒、
                                    處
                                         長期熬夜等),必須轉介相關單位協助。嚴重的物質濫用情形會
                                    遇
                                         因觸法而進入司法系統,嚴重的網路成癮經常會使學生有中途離
                                    性
                                         校之情形,輔導人員宜與法政和精神醫療單位保持密切合作。




                                    發    有受到些微體罰、言語傷害或性騷擾之虞,致使情緒不安,可經
                                    展    由教導安全保護、蒐證通報等方法,或由導師稍加安慰或協助即
                                    性    可平復。




                                         該生身體遭到凌虐、性侵害或性騷擾;遭到限制或剝奪人身自由;
                                    介    心情壓抑、焦慮、緊張影響其思考及活動;不停地擔心未來可能
                                    入    發生的事;覺得自己不潔或看輕自已,影響既有人際交往態度。
                 身心受虐或性平
                                    性    可透過與輔導人員進行晤談,學習情緒宣洩等減壓方法,調適其
                      事件
                                         身心壓力。



                                         該生因此產生厭世想法或有自我傷害行為;恐懼及沮喪情緒已經
                                    處    影響其生活適應;對未來不存寄望甚至自暴自棄、自我封閉、情

                                    遇    緒失控,產生強迫性行為(如:不停洗手等)。針對其案件之處理,
                                    性    須與社政或法政單位共同合作;針對其心理困擾,建議連結心理
                                         師或身心科醫師等資源。



     115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