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139
高級中等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三、介入性小團體輔導
當有多位受輔學生具有共通性的困擾,或評估以小團體輔導形式介入將比個別諮商的輔 第四章
導效益更大時,可採用介入性小團體輔導。在時間、空間與學校人力資源皆有限的情況下,
篩選具有相似困擾議題或適合組成團體之學生,以小團體輔導的方式進行輔導,有助於提升 介入性輔導
輔導效能。藉由成員間彼此的互動、支持、回饋及社會觀察學習,可增加其自我覺察、社交
技巧及解決問題能力,並提升其群體生活的適應力。同時,建議可利用親師師合作方法以強
化效果,圖 4-3 舉例說明介入性小團體輔導之親師師合作。
• 確定受輔學生參與意願及團體時間。
小團體進行前
• 取得受輔學生之家長與導師同意。
• 視需要與導師和家長合作,使其瞭解團體活動內容,及帶領
者對受輔學生之觀察。
小團體輔導中
• 透過多種方法,持續評估並了解受輔學生在生活情境中之進
步情形或阻礙因素。
• 在符合保密原則之前提下,將受輔學生的改善、進步、收穫
小團體結束後
以及維持進步方法等,提供家長和導師一些回饋及建議。
圖 4-3 介入性小團體輔導之親師師合作
以下簡要說明介入性小團體輔導的進行流程、方案設計、帶領原則及成效評估:
(一)介入性小團體輔導的進行流程
1. 設計團體輔導目標與內容,規劃進行日期、時間、地點等。
2. 介入性小團體輔導可能已有特定成員,未必需要有招募成員之形式;但為使團體成
員組成多元化,也可以考慮設定招募對象與人數,並可由導師或學務處等人員推薦
適合的參與者。
3. 與預計招收之參與學生進行團體前面談,說明團體目標,並澄清其參與期待。
4. 請參與學生攜回家長同意書,使家長知悉介入性輔導措施。
5. 在團體前發送行前通知,並讓導師及家長掌握和瞭解團體規畫安排。
6. 團體開始進入暖身期,凝聚團體動力和建立成員間信任關係為主要工作目的。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