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23

高級中等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參   高級中等學校輔導工作使命與願景
                                                                                                                     第一章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輔導工作則在不同教育階段,以多元方法協助莘莘學子順利成

               長與發展。從歷史脈絡中,可以看到輔導工作從萌芽、發展到深耕等不同階段的演變,每個
                                                                                                                       緒論
               法規制度的建立與修訂,皆讓人感受到前人種樹的用心與後人乘涼的感動。全體教師及輔導
               人員更應對專業承擔有所體認、懷抱著感恩與傳承之心,並以正向思考共同面對與因應新時

               代的挑戰,並具備以下能力:

               一、輔導與助人服務之專業力


                    當社會價值朝向多元發展、家庭組成及運作漸趨多樣、學生問題面向日益複雜時,全

               體教師和輔導人員須有終身學習的概念。除了在專業知識方面須時時進修增能以外,還要瞭
               解青少年次文化、家庭與社區系統的變遷、資訊網路的影響,有利於建立關係與發揮專業。

               十二年國教實施後,更要熟悉學校課程地圖和大學選才新概念,以協助學生適性發展。

               二、正向與人文關懷之創發力


                    學生是豐富的、充滿變化與可能性的有機體,但也代表其困擾議題和問題行為之多元。

               例如學生拒學議題,可能影響其到校意願的原因是人際關係、家庭因素或心理疾病。所以,
               學校輔導工作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對問題背後的內心世界和真實經驗抱持敏銳的觀察與

               理解,才能找到改變動機和發展適當介入方法。因此,輔導人員須重視個人的身心靈平衡與
               健康,方能創造正向與人文關懷的友善校園。


               三、組織與生態系統之統合力


                    依據《學生輔導法》對三級輔導工作的規畫,輔導人員要具備生態系統觀,對學生、學
               校與家庭提供協助,並能整合社政、警政、衛政等網絡資源。讓全校共同推動發展性輔導,

               輔導處(室)執行介入性輔導,並整合不同專業和資源共同協助受輔學生的處遇性輔導,這

               些均需要有環環相扣的統合能力。所謂「凡事豫則立」,若能及早建置全校輔導工作的推動

               機制、整合輔導資源與溝通平臺,並且分配資源運用,將能發揮最大的輔導效益。

                    總之,高中輔導工作歷經多年的試驗、擘畫、設置與改變,迄今已有穩定的推動模式與

               正向的評價。從高中輔導工作的發展沿革,可以看見輔導工作推展受到時代變遷和教育價值

               很深的影響,也會因不同教育目標而側重不同面向。對於輔導歷史與發展的瞭解,不僅可增
               加教育工作內涵之深度,也可認知工作意義的傳承和使命,從而繼往開來,開拓輔導工作的

               願景與新局。



                                                                                                                 10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