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3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253
高級中等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合作)、輔特合作(輔導人員與特教教師合作)、學輔合作(輔導人員與學生事務人員合作)、
親師師合作(輔導人員與導師、家長合作)、雙專合作(專輔教師與專輔人員合作)、輔科 第八章
合作(輔導與學科或職科合作)等;亦可透過個案會議創造彼此間的合作溝通平臺。此外,
對於介入性輔導成效的評估,以及依據評估結果修正介入措施,也是介入性輔導工作的重點。
輔導人員專業增能
在進行介入性輔導時,輔導人員的角色很是特別,其工作暨須符合「體制」之規範,但又必
須不那麼「體制」。比方說,面對違規犯過學生時,輔導人員不該是負責說教或懲罰學生的人,
而是好好跟學生建立關係、了解其行為背後的需求。其相關自我督導評估項目如下:
1. 介入性輔導需求與目標評估知能
• 我具有向受輔學生、輔導服務申請者(通常是導師)或相關重要他人蒐集、理解與不
評價受輔學生議題資訊的知能嗎?
• 我具有理解與評估受輔學生核心議題與輔導需求之專業知能嗎?
• 我具有理解與發展受輔學生、輔導服務申請者(通常是導師)或相關重要他人之共識
輔導目標與介入策略之專業知能嗎?
• 我能勝任輔導人員之角色,能夠知悉學校體制的要求,並能站在理解學生的立場進行
輔導工作。
2. 充分瞭解學生的核心問題與成因知能
• 我能評估出受輔學生的核心問題成因嗎?我能理解其問題背後之基本心理需求為何?
• 我在思考與規劃介入策略時,有注意到它們與問題成因間的連結關係嗎?
• 我是否知悉所發展之評估想法尚屬假設,而非對於該受輔學生問題的結論?
• 我知道如何運用所蒐集的多方資訊,來檢驗我所發展的評估假設嗎?
• 假如前述評估有困難,我知道如何進一步蒐集資料,以協助理解受輔學生核心問題與
成因嗎?
3. 擬訂個別化介入計畫知能
• 在評估、發展個案概念化概念後,我能規劃出適合該生的個別化介入輔導計畫嗎?
• 我瞭解與知悉如何執行這些評估輔導需求,進而建立輔導目標的策略嗎?
• 我能整合、適切運用諮詢、個別諮商、小團體輔導等措施,對受輔學生提供輔導服務
嗎?
• 我有關注與規劃對該生的生態系統重要他人的介入性輔導作為嗎?
• 介入執行時,我能否保有修正的彈性?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