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4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254
• 在受輔學生的來談目標、導師協助申請輔導的目標和我自己的評估目標當中,我能否
找到共識目標並規劃出適當的介入策略?
4. 與其生態重要他人建立關係與合作知能
• 我是否能與受輔學生生態系統中重要他人建立關係,形成介入計畫共識,並進行合作
與分工?
• 我能否有獲得處室內夥伴的資源協助(如同儕督導、個案會議),提升介入性輔導執
行之效能?
• 我能否獲得與受輔學生議題相關處室之資源或協助,增進介入性輔導執行之效能?
5. 進行個案管理知能
• 有需要時,我是否有能力依據受輔學生的輔導需求辦理校內個案會議?
• 我是否能藉由個案會議,促進大家聚焦研議、發展輔導共識目標與具體輔導策略,並
進行合作與分工?
• 必要時,我有提供評估轉介機制,進行個案管理的知能嗎?
三、處遇性輔導的自我督導項目
WISER 模式認為關鍵的處遇性輔導,在於能否有效引入之多元資源並加以整合(Resource
Integration),避免疊床架屋、互相掣軸,因而發展能促進資源整合的做法。除此之外,處遇
性輔導工作還有一項重要使命,便是協助校園危機事件的心理輔導。一旦學校經歷重大危機
事件(如:學生自殺、車禍身亡),有時並不是學校輔導處(室)的所有輔導人力可以承擔。
此時,便是向外尋求處遇性輔導資源、聯繫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或相關資源,以協助校園快速
安頓之時。其相關自我督導評估項目如下:
1. 進行處遇性輔導資源整合知能
• 我是否能因應受輔學生處遇性輔導需求進行資源整合?
• 當有多方資源時,我是否能評估不同資源的運用與發展合作機制?
• 我是否能夠辦理跨處室個案會議,邀請校外專家學者與相關資源研議輔導策略與進行
分工合作?
2. 具有協助校園危機心理輔導之知能
• 在學校發生危機事件時,我能協助校內及時處理那些事情?我是如何完成的?
• 我還可以多做些什麼,提升自己的處遇性輔導效能?我還有需要學習那些知能嗎?
3. 能與校內人員合作處理校園危機之知能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