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1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261
高級中等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另外,「戴明循環(Deming Cycle)理論」是經常被使用在人力資源品質管理的方法,認
為組織可透過 P(Plan—計畫)、D(Do—執行)、C(Check—檢核)與 A(Action—行動)等 第九章
四個階段來持續提升其人力資源品質、改造組織體質。學校輔導工作績效評估亦可借鏡於此
理論,並以三個向度來進行:
學校輔導工作評鑑與績效展現
一、反覆循環:每次評估結束時,可能發現有尚未解決的問題或出現新問題,因此再次循環評
估以促成進步。
二、大環帶小環:整個組織體(全校)的任務或價值是較大的評估重點,學校輔導工作和輔導
處(室)為較小的評估項目。學校整體發展目標帶動輔導工作目標,就如同太陽系一般,
大環帶動小環,構成一個有機運轉體系。
三、階梯式上升:循環成長並非在同一水平上滾動,而是每滾動一圈,就解決問題或提高一部
分能力,將工作水準向上提升一個層級,而在下一次滾動時,又有了新的目標和做法,不
斷構築出更高的水準。
表 9-2 根據戴明循環規劃學校輔導工作四個評估階段目的與工作項目
階段 目的 工作項目
1. 分析現狀,找出問題 蒐集對學校輔導工作需求的描述或數據資料
2. 分析各種影響因素 蒐集對學校輔導工作的反思或相關研究
3. 找出主要影響因素 思考學校輔導工作的各項影響因素
計畫 P 計畫起源(Why)?
期待目標(What)?
何處執行(Where)?
4. 制定計畫
由誰完成(Who)?
何時完成(When)?
如何完成(How)?
執行計畫的方法
執行 D 5. 執行計畫 計畫方案呈現
辦理歷程描述
提供對計畫執行與結果的評 - 估
檢核 C 6. 檢核計畫執行結果
將計畫結果與目標進行比較
檢核達滿意者,將執行內容標準化
7. 彙整經驗,制定標準
檢核不滿意者,分析可改變因素
行動 A
8. 把未解決或新出現的問題 如何建立一套蒐集資訊的機制,如:對象、時間、
轉入下一個循環 流程、資訊來源等
(參考資料:李佩珊、宋宥賢、王麗斐、洪瑞兒,2017)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