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104

以關懷信接觸,在信件中關心其適應狀況,介紹介入方式(如:個別諮商、小團體輔導)和諮

               商輔導中心(組)資源,提供自我照顧的方式,鼓勵其於需要時主動求助。

               (二)建立關係

                    與高關懷學生接觸的過程中,專業輔導人員處於主動,而學生處於被動位置,且對彼此都
               是陌生的,對雙方來說都需要經歷建立關係的適應過程。

                    在未接觸學生前,專業輔導人員可先從量表結果形成對學生的初步印象。依據量表特性可
               能提供關於人格特質、情緒狀態、人際關係狀態等資訊,幫助專業輔導人員預備自己與學生接

               觸時需注意事項,以及評估方向。與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管道,可選擇電子郵件或電話。使用電
               子郵件通知學生並約定電話訪談或當面談話的時間,好處是讓學生有心理準備,減少突兀感。

               信件內容簡短扼要,以邀請訪談和約定時間為目的。
                    然而,使用信件一來一往需互相等候,溝通缺乏立即性,效率較低。對新手專業輔導人員來

               說,使用信件邀請可讓自己減緩焦慮。使用電話作為第一次聯繫,一則聯繫效率較好,二則在電
               話中可隨機應變,依照學生狀況調整該次談話目的和方向。第一通電話即開始建立關係。透過聲

               音表情,從未見過面的學生感受到專業輔導人員的態度,語調平緩穩定、語速適中能使學生感受
               安心,營造對話氣氛;關懷尊重的態度使學生感到被重視,才逐漸願意開啟信任之門。

                    根據量表所呈現的危機程度,第一通聯繫電話的目的可分為:(1)當量表呈現危機程度
               或身心狀況不佳程度高,邀請當面訪談或初步關懷。邀約面訪的範例請見下頁「輔導小秘訣」;

               (2)當量表呈現危機程度較低時,則可能選擇以電話關懷並訪談。





                                         輔導小秘訣:電話中邀請面訪的範例

                        請問是○○○同學嗎?我是諮商輔導中心(組)的心理師○○○,會打這通電話

                    給你,是因為你開學時(在網路上或班上)填寫過○○○量表,還記得嗎?現在量表
                    結果出來了,想跟你談談量表結果,還有當時的狀況;開學了一段時間,也想關心你

                    這段期間以來的情形。





                    由於雙方素未謀面,若一開始就討論量表結果,在未建立信任感下,容易讓學生誤解而抗

               拒。先關心學生入學後上課、交新朋友、參加社團、住宿交通等日常生活經驗,話題輕鬆、自
               然,學生也較容易分享。專業輔導人員從中可了解學生的生活樣貌和適應狀況,適時地同理或

               分享自己當新鮮人的感受,拉近彼此的距離。另外,以帶領新鮮人認識學校的口吻,讓學生知
               道諮商輔導中心(組)和其大學生活的關係,簡單介紹中心位置、服務方式、舉辦活動類型,

               可增加學生對中心資源的認識,也間接促進對專業輔導人員的親近感。





     95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