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105
大專校院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接著,與學生討論和約定來中心的時間。若可事先查詢課表,建議主動先提出學生空堂時
間讓其選擇,以提高約定成功率。倘若學生表示最近很忙、沒時間,倘若量表顯示危機程度很
高時,則可彈性改變訪談方式,確認當下是否方便花一點時間討論,或另外約定時間。 第五章
(三)訪談內容與重點
隨著學生感受到被關心,對專業輔導人員略有熟悉感,訪談重點可漸漸移向「評估」。依 介入性輔導
據量表資訊,以口語化的方式說明量表結果,留意避免標籤化,並詢問學生是否符合填答時狀
況?了解學生對量表結果的看法和感受,也關心學生當時身心適應狀況,以及是否遇到什麼壓
力事件?再進一步蒐集資料、進行評估。
1. 因應方式
當時採用那些因應方式?那些身心狀況與壓力事件是否持續著?或有改善或惡化?現在
如何因應?未來可否找到新的因應方式?
2. 社會支持系統
瞭解有誰知道學生的狀況?對方怎麼知道的?和家人聊過嗎?並適度知悉學生與家人相
處狀況。來到新環境有認識那些新朋友嗎?與班上同學、社團同學或室友相處如何呢?
與學長姐有聯繫嗎?了解學生在學校是否有可提供支持的同儕或師長?
3. 危機狀態評估
對學生危機狀況的評估,可透過量表結果直接提問。例如:量表上顯示你當時有想自殺
念頭,是這樣的嗎?當時是怎麼樣的情境呢?現在呢?有多常想到?有想過用什麼方式
嗎?瞭解其計畫的具體性、可執行性、危險性,進一步評估學生的自傷風險。危機狀態
評估包含以下面向:
(1)自殺危險性:自殺意念、自殺計畫、已有自殺行為、過去是否有自殺行為?
(2)攻擊危險性:攻擊意念、攻擊計畫、已有攻擊行為、過去是否有攻擊行為?
(3)精神疾病:精神疾病狀態、過去精神疾病史?目前是否就醫、服藥?
此時談話重點是「評估」,同時也是在建立關係,適時運用同理、情感反應、簡述語意、
澄清、摘要等助人技巧,協助學生自我覺察。專業輔導人員若發現學生在因應壓力時能找到自
我與人際資源,適時給予肯定、鼓勵,也因著瞭解與評估而進行安排諮商或持續追訪。在此階
段,需留意拿捏談話深度,避免太深入而演變成電話諮商,或讓學生對專業輔導人員產生依賴
而不願意進入正式諮商。
三、後續輔導機制
透過追蹤訪談,評估學生的改善狀況和危機程度,可幫助專業輔導人員決定聯繫學生的頻
率或與學生討論後續合適的協助資源。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