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144

(2)量表檢測(意外事件衝擊量表)

                         若在危機事件發生時,所受衝擊的人數較多,無法以觀察的方式進行評估時,仍可
                         透過量表檢測,篩選進一步心理輔導與諮商或需協助之危機當事人(可上網參考:

                         臺北市校園危機守門員實務手冊之「意外事件衝擊量表」)。
                    (3)團體輔導(班級或宿舍)

                         若已界定事件衝擊之特定對象或族群(如自殺已遂者之班級或自殺已遂者地點在宿
                         舍等之相關人),可透過團體輔導形式,運用「減壓團體(debriefing 團體)」的

                         操作方式進行(可上網參考「臺北市校園危機守門員實務手冊之『debriefing 團體』
                         實務操作流程」)。

                    (4)個別心理諮詢。
                    (5)心理輔導與諮商。

                    (6)轉介醫療資源。

               (九)危機事件之發展性預防概念工作方向與內容

                    1. 發展性危機處遇工作目的:以心理健康發展性預防之概念,針對自殺已遂事件說明,提
                      供正確資訊與具體處遇與做法,以穩定並撫慰學校師生及家長(人)之情緒;使自殺已

                      遂事件受衝擊或影響者,獲得進一步協助。藉此事件提升校園師生對於自我傷害防治之
                      意識,學習覺察自身壓力與自我照護,時時關心他人、協助發現與轉介高關懷者,以及

                      倡導生命之意義與價值。
                    2. 發展性危機處遇對象:全校師生或社會大眾。

                    3. 發展性危機處遇工作內容:
                    (1)公開關懷信

                         自殺已遂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內,判斷是否要發公開關懷信及發布範圍;在公告前,
                         需要與家長(人)討論他們想公布的內容。公開關懷信盡量客觀、簡要陳述,包括

                         簡要事件、校方處理措施、接納 PTSD 等正常反應、鼓勵同學尋求週遭師長與親友
                         支持,以及邀請有需要者運用諮商輔導中心(組)的資源。

                    (2)心理健康宣導
                         自我傷害防治之宣導教育,舉辦生命教育議題或促進心理健康之活動(如:正向思

                         考、衝突管理、情緒管理、壓力適應與危機管理等活動)。針對全體教師(含導師
                         及教官等相關學務人員)對自我傷害辨識及危機處理之相關課程,強化教師輔導知

                         能,適時關懷周圍之師生,促進師生之身心健康。













     135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