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132
肆 推展認輔工作強化發展性輔導的策略
推動「認輔制度」時,輔導處(室)通常於每學期初會向各班導師蒐集需要接受認輔的
學生名單、調查其輔導需求和相關資料以進行認輔師生的配對工作,約在開學後一個月內召開
認輔相關會議,並辦理相關的輔導知能研習,邀請認輔教師及有興趣的教職員工一同參與並增
能。由於認輔工作是無給職,亦應考慮此認輔工作對教師的意義感與勝任度,甚至能否因此提
升其輔導知能,更有能力帶領自身班級,邀請認輔教師的同時,也考慮如何「雙贏做」,才能
將認輔制度推展得長久。
一、認輔教師的主要任務
(一)持續固定與認輔學生進行個別談話或關懷。
(二)與導師或家長討論認輔學生之行為表現。
(三)記錄認輔學生輔導資料:簡略摘記晤談、電話聯絡紀錄、家庭訪問大要。
(四)定期參與輔導知能研習與個案研討會。
二、認輔工作的作法
(一)依據教育部頒布之《教育部推動認輔制度實施要點》,遴選認輔教師並選定接受認輔
學生。
(二)鼓勵並遴選校內教師、退休教師或學生家長等熱心輔導工作人士等志願參與認輔工作,
每位認輔教師以認輔 1 至 2 位學生為原則。
(三)輔導處(室)選擇編配接受認輔學生,或協助學生安排其認輔教師,並將認輔教師及受
輔學生名冊彙整。
(四)策劃認輔教師執行個別輔導或團體輔導,認輔教師可以運用晤談、電話關懷或家庭訪問
等多元方式協助認輔學生。
(五)安排認輔教師接受輔導知能研習、輔導專業督導並參加個案研討會,或讓認輔教師優先
參加學生事務與輔導專業知能在職進修教育。
(六)引導認輔教師填寫認輔紀錄手冊。
(七)提醒認輔教師遵守保密倫理,以妥適保管與運用受輔學生輔導資料。
(八)每學年針對績優認輔教師從優敘獎,並予以公開表揚;具有特殊貢獻者,更推薦為執行
輔導計畫有功人員等相關獎勵。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