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135
國 民 小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壹 班級經營的內涵
第五章
關於班級經營的內涵,本手冊依據上述教育部頒布的《國民中小學聘任班級導師注意事
項》彙整為:「營造正向班級氛圍」、「預防及處理學生情緒與衝突問題」、「強化親師溝通」、
發展性輔導
「導師的班級輔導」等四個發展性輔導面向內涵,以下將進行說明:
一、營造正向班級氛圍
(一)建立關係
導師以尊重、同理的態度,運用正向語言引導學生之正向行為、以身作則、示範和催化學
生彼此欣賞、學習、包容與尊重的態度和行為。教師必須當學生的好榜樣,若老師平時以身作
則示範互動時能夠好好講的態度,讓學生體驗接收到「好好講」的感受,學生將來才有機會選
擇用「好好講」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經驗,將「認知」轉變成「習慣」。
(二)訂定班級常規
導師和學生全班共同參與制訂班規時,行為標準必須清楚明確且具有一致性與公平性,以
利於學生遵守。對於學生來說,改正自身錯誤並不容易,但選擇做「正確的事」比較容易,因
此,透過共同制定之班規得以明確告訴學生,什麼是「正確的事」,以及「能做什麼」。
(三)實施合於學生發展階段的獎懲制度
1. 導師面對學生執行班規的狀況,若有牴觸者則需立即處理,且應賞罰宜分明、揚善隱惡,
並避免公開針對個別學生進行傷害性的責罵,造成學生心理創傷。
2. 事前要明確約定做事都會有後果,懲罰要具有合理的邏輯後果,教師應關心如何修復已
造成的傷害及未來的處遇,而非強調懲罰其錯誤。例如:學生在廁所玩水,其邏輯後果
就是協助復原廁所環境,和討論未來該如何維護環境,若是罰寫就和此行為較無關聯。
3. 全班要共同約定與執行,並考慮特殊需求學生的個別狀況。
4. 鼓勵學生自我管理—獎勵帶來的動機都是外在的,教師之目的是運用獎勵激起動機,並
階段性地將此動機內化。
5. 藉由獎賞引導學生的正向成長動力—獎賞對學生本身具有益處,才會激發學生動力進而
想實踐。例如:早自習班級幹部維持秩序時,可以登記表現好的同學,學生會因自己的
好表現被加分,而更積極努力展現好的一面,希望好表現被幹部登記,同時也會對幹部
121 122